第61章 将女多情,意外援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1章 将女多情,意外援手

 

风满楼的掌柜躬身立在一旁,连呼吸都放得极轻,生怕惊扰了窗边那尊仿佛由寒冰雕琢而成的美人。他眼睁睁看着那只白皙纤细的手,如何被碎瓷划破,又如何任由血珠滴落,心中早己是惊涛骇浪。

“楼主……”他终究还是忍不住,低声开口。

宋晚缓缓抬起眼帘,那眸中的怒火己然尽数敛去,只余下一片深不见底的寒潭。她将那张写满命运的纸条,凑到烛火之上,看着它蜷曲、焦黑,最终化为一缕飞灰。

“备车,去槐树斜街。”她的声音恢复了惯常的平静,听不出任何情绪,“另外,送一份请柬到镇国将军府,给林思琪小姐。”

掌柜的心头一凛,连忙应下:“是。不知请柬上该如何写?”

宋晚的视线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唇角勾起一抹微不可察的弧度。

“就说,有宋修撰的遗物相赠。”

镇国将军府,演武场。

一道火红的身影矫若游龙,手中长枪舞出一片残影,枪尖破空,发出“呜呜”的厉啸。林思琪一身利落的红色劲装,将她那常年习武而锻炼出的匀称身段勾勒得淋漓尽致。高高束起的马尾随着她的动作肆意甩动,汗水浸湿了她的鬓角,在夕阳下闪着晶莹的光。

“小姐,宫里来的消息……”一个侍女匆匆跑来,话还未说完。

“不听!”林思琪手腕一抖,长枪“嗡”地一声钉入靶心,枪尾兀自颤动不休。她胸口起伏,显然是憋着一股无名火。

自从除夕夜宴之后,她便将自己关在府中,日日练武,仿佛要将那满腔的郁结与不甘,都随着汗水一并宣泄出去。

那日他拒绝她时,眼神越过她,望向身后那个清秀书童的画面,像一根刺,深深扎在她心底。她想不明白,自己究竟输在了哪里。

“不是宫里的,”侍女小心翼翼地递上一份素雅的请柬,“是……槐树斜街那边送来的,说是……有宋大人的遗物。”

“遗物”二字,如同一盆冰水,兜头浇下。

林思琪猛地回头,一把夺过请柬,那两个字刺得她眼睛生疼。她策马扬鞭,纵横沙场,见惯了生死,却从未觉得“遗物”这两个字如此沉重。

他……出事了?

不,不可能!那道圣旨她也听说了,只是将他留在北疆。可为何会有人送来他的“遗物”?

无数个念头在脑中翻涌,最终都化作一个无法压抑的冲动。她必须去看看。她要知道,他究竟留下了什么。

“备马!”

她丢下长枪,甚至来不及换下这身汗湿的劲装,抓起请柬便冲出了演武场。

槐树斜街的小院,一如既往的僻静。

林思琪翻身下马,推开那扇虚掩的木门。院中一株老梅树,枝干虬劲,几点疏影落在青石板上。

梅树下,设着一方石桌。

一个女子正坐在桌边,背对着她,似乎在专注地烹茶。

那女子穿着一身素雅的青色长裙,布料普通,却难掩其窈窕纤细的腰身。乌黑的长发仅用一支碧玉簪松松挽起,几缕发丝垂落在白皙如玉的后颈上,随着微风轻轻拂动。

林思琪的脚步,倏然顿住。

那背影……为何如此熟悉?

女子似乎听到了动静,缓缓转过身来。

那一瞬间,林思琪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停滞了。

清丽绝俗的容颜,平静无波的眼眸,不是那个在宫宴上惊鸿一瞥、又在北疆审案时寸步不离跟在宋今禾身边的书童,又是谁?

原来……是她。

原来,他看的不是一个书童,而是一个藏在男子装扮下的绝色佳人。

震惊,了然,随即是排山倒海般的苦涩,瞬间淹没了林思琪的心。她什么都明白了。输了,输得彻彻底底,心服口服。眼前这个女子,清冷如月,沉静如渊,只一眼,便让人自惭形秽。

宋晚没有起身,也没有解释什么。她只是抬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示意林思琪坐下。她的目光平静地掠过林思琪那英气勃勃的脸庞,以及那身勾勒出矫健曲线的红色劲装,没有半分敌意,也没有半分炫耀。

林思琪攥紧了拳,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她大步走过去,重重地在石凳上坐下,目光灼灼地盯着宋晚:“请柬是你送的?他的‘遗物’在何处?”

宋晚将手边一个精致的锦盒,轻轻推到她面前。

“东西在这里。”

林思琪的目光落在锦盒上,心跳不由得漏了一拍。她深吸一口气,伸出微微颤抖的手,打开了盒盖。

没有珠玉,没有信物,只有一叠厚厚的文书。

封面上,是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北境马政改良刍议》。

那字迹,她认得。正是宋今禾的笔迹。

她拿起文书,一页页翻开。里面字字珠玑,从草料配比、马匹繁育,到疫病防治、战马调度,无一不精,无一不细。有些地方,还能看到熬夜赶书时,不慎滴落的墨点和修改的痕迹。这不是一份冰冷的公文,这是一份倾注了无数心血的蓝图。

“林小姐,”宋晚终于开口,声音清冷,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我知道你心悦我兄长。这份心意,他并非不知,只是……身不由己。”

林思琪的身体微微一僵。

“他现在被困北疆,名为御史,实为质子。”宋晚的语气没有丝毫波澜,像是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的事实,“这份东西,是他熬了几个通宵写下的,本想回京后呈给兵部。如今,留在我这里是废纸一张,但在林将军手中,或许能救北疆万千战马的性命,也能……让他多一分生机。”

林思琪抬起头,怔怔地看着宋晚。

她没有听到胜利者的炫耀,也没有听到情敌间的讥讽,只有坦诚,和一种令人心惊的智慧。她不是在求她,而是在给她一个选择,一个关乎家国,也关乎那个男人生死的选择。

这一刻,林思琪心中那点女儿家的嫉妒与不甘,竟悄然融化了。

她忽然明白了,能让宋今禾那样惊才绝艳的男人倾心相待的,绝不会是寻常女子。眼前这个看似纤弱的少女,她的胸中,装着的是朝堂风云,是边关万里。

她和他,才是在同一个高度上并肩作战的人。

自己那点爱慕,与他们之间这种将生死、前程、家国都融为一体的默契相比,显得多么渺小。

林思琪缓缓合上锦盒,那双总是燃烧着火焰的眸子,此刻恢复了往日的明亮与坚毅。

她站起身,对着宋晚郑重地抱了抱拳,这是军中武人表示最高敬意的方式。

“宋姑娘,我明白了。”她的声音清脆而响亮,“这份情,我林思琪领了!你放心,我爹那边,我自会去说。这北疆,是我林家的地盘,谁敢动宋今禾,就是与我镇国将军府为敌!”

说完,她转身便走,火红的身影带着一股一往无前的决绝,再没有回头。

宋晚端起桌上那杯早己凉透的茶,轻轻抿了一口。

茶水苦涩,一如她此刻的心情。

“对不住了,林小姐……”她低声呢喃,“利用你的感情,非我所愿。但为了他,我别无选择。”

当晚,镇国将军林威的书房灯火通明。

“好!好!好一个《马政刍议》!”这位戎马一生的老将军,看着女儿带回来的文书,激动得一掌拍在桌案上,震得笔墨纸砚一阵乱跳,“此子之才,不在沙场,却胜过百万雄兵!有了此策,我北疆军的战力,至少能再提三成!”

他当即便换上朝服,连夜入宫。

御书房内,林威对宋今禾的处境闭口不谈,只将那份《马政刍议》呈上,力陈其对稳固边防的巨大好处,并恳请陛下恩准,在云州先行试点。

皇帝本就对这个不涉党争、一心为国的老将军信任有加,看了文书亦是龙颜大悦。一个被流放的棋子,若能发挥余热,稳固边疆,何乐而不为?

“准奏!”皇帝当即下旨,“就命翰林院修撰宋今禾,协助林爱卿办理此事,务求实效!”

一道新的圣旨快马加鞭送往北疆,这无异于给宋今禾的“巡察御史”身份之上,又加了一道来自军方的护身符。

远在京城的太保府,俞敬则收到消息时,气得摔碎了一只心爱的汝窑茶盏。他原本布下的几路人马,正准备寻个由头让宋今禾“意外身亡”,却没想到,半路杀出了林家这匹不按常理出牌的“烈马”。有镇国将军府盯着,再想动手,难如登天。

槐树斜街的小院恢复了寂静。

宋晚站在窗前,看着林思琪离去的方向,久久未动。

这时,风满楼的密报悄然而至。

她展开纸条,上面只有寥寥数语:东宫之内,太子赵询终日闭门不出,情绪消沉,己开始遍寻方士,沉迷于炼制丹药之术。

看着这条情报,宋晚那双沉静的眸子里,终于漾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冰冷而锐利。

她轻轻将纸条碾碎。

“时机,”她低语道,“快到了。”


    (http://pfwxxsw.com/book/842520-6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pfwxxsw.com
平凡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