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国的目光,缓缓地移向了不远处那栋三层高的办公楼。这栋办公楼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有些陈旧,但它却承载着红星厂无数的故事和秘密。
财务科,就位于这栋办公楼的二楼。杨建国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了孙有财那张谄媚的脸,以及他拍着胸脯保证的“漂漂亮亮,滴水不漏”的账目。
前世的记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让杨建国的心情愈发沉重。就在港星考察团入厂前一周,红星厂爆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财务丑闻。
这起丑闻的主角,是一个负责日常现金收支的老会计王爱民。他一首以来都对孙有财心怀不满,因为孙有财长期克扣他们的岗位津贴和加班费,将这些钱纳入自己的小金库。更让王爱民无法忍受的是,孙有财竟然强行让他做假账,冲销一笔说不清去向的巨额招待费。
面对孙有财的逼迫,王爱民终于忍无可忍,愤而实名举报了这一行为。这一举动,犹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千层浪。
然而,这场风波最终却被周大奎和赵金宝联手压了下去。王爱民也被找了个借口,以“病退”的方式离开了红星厂。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这件事己经得到了解决,但那笔招待费的去向,却成了一个永远的谜团。
而这个谜团,却在后来成为了港星集团压价的一个重要砝码,也成为了赵金宝一伙人后来侵吞国有资产的一个有力证据。
杨建国清晰地记得那个时间点——就在下周初!
一个大胆而冰冷的计划,瞬间在杨建国脑海中成型。他需要一把刀,一把能捅破财务科这层看似光鲜的窗户纸的刀。而王爱民,就是那把被逼到墙角、即将爆发的刀!他只需要在合适的时候,轻轻地、不着痕迹地……推上一把。
他转身,不再看那紧闭的仓库大门,步履沉稳地走向办公楼。目标,后勤科。第一步,他需要找到一个能接触到厂内信件流转的机会。
接下来的几天,杨建国表现得如同一个最标准的新人。他早早到办公室,打扫卫生,给钱进泡茶,对后勤科里那些老油条们客客气气,甚至主动帮他们跑腿送文件、领劳保用品。他沉默寡言,脸上总是挂着温和无害的笑容,对钱进交代的任何琐碎工作都一丝不苟地完成,哪怕只是整理一堆堆积如山的过期报纸和通知文件。
他的低调和勤快,很快赢得了后勤科上下初步的好感,连钱进都私下里跟赵金宝嘀咕:“这小杨,挺踏实,是个能用的老实人。”
而杨建国,就在这整理旧文件的过程中,不露痕迹地摸清了厂内信件、通知流转的各个环节,尤其是那台放在后勤科角落里、专门处理厂内各科室间往来文件的油印机——它同时也兼职复印一些不太重要的材料。更重要的是,他确认了王爱民每天下午西点左右,会习惯性地去厂门口传达室取订阅的《参考消息》。
时机,就在眼前。
就在港星考察团预定入厂日期的前三天,下午三点五十分。财务科里气氛有些压抑。孙有财正在对着王爱民和一个年轻女会计发火,声音隔着门板都能隐约听到。
“……这点账都平不了?养你们吃干饭的?!”孙有财怒不可遏,他的声音尖利而刻薄,仿佛能刺破人的耳膜。他瞪着眼睛,满脸怒容地看着面前的几个人,手指不停地敲着桌子,发出“砰砰”的响声。
“招待费!招待费懂不懂?!厂里迎来送往,哪一项不要花钱?难道还要我教你们怎么记?!”孙有财的语气愈发严厉,他的声音在办公室里回荡,让人不禁心生恐惧。
王爱民,这位厂里的老会计,此时也被孙有财的气势吓住了。他低着头,不敢与孙有财对视,额头上甚至冒出了一层细汗。
“王爱民!你老会计了!这点变通都不会?”孙有财继续呵斥道,“就按我上次说的,把这笔招待费分摊到各车间的材料损耗里!这样不就平了吗?下周一港商就要来了,账本必须干干净净!要是出了岔子,你们都给我滚蛋!”
孙有财的最后一句话如同惊雷一般,在办公室里炸响。他的威胁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到一阵寒意,大家都知道孙有财说到做到,如果真的出了问题,他们恐怕都难逃被解雇的命运。
办公室里一片死寂。年轻的会计吓得脸色发白,低着头不敢吭声。王爱民,一个五十多岁、头发花白、戴着厚厚眼镜的老会计,佝偻着背,双手紧紧攥着桌角,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厚厚的镜片后面,是压抑到极致的屈辱和愤怒。桌上,摊开着一本账册,上面用红笔圈出的,正是那笔数额大得离谱、去向不明的“招待费”。
(http://pfwxxsw.com/book/842377-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pfwx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