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尔干的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上,战争似乎是经常的事。
自从几十年前奥斯曼在与罗斯国的战争中战败,原先被奥斯曼吞并的巴尔干诸国也因此独立,保加利亚国、罗马尼亚国、塞尔维亚国的独立让奥斯曼几乎丧失了原本在巴尔干地区的领土。
如此屈辱深深的刻印在每个奥斯曼人的心里。
曾经的他们是如此的强大疆域横跨三大洲,而现在却被那些欧罗巴人称作病夫。
外部战争的不断失败,加之内部矛盾愈演愈烈,这个国家己经处于风雨飘摇之时。
不过他们好歹也是曾经的一大强国,深厚的底蕴让他们如今仍旧在苟延残喘。
作为奥斯曼的现任苏丹哈米德自然知晓如今他们面对的困境,虽然他通过建立独裁统治保证了自己在国内的绝对权力,但他很清楚,在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实则暗流涌动。
特别是在他执政之初就在与罗斯国的战争中失去了巴尔干的土地这件事,导致那些反对派经常以此攻击他。
哈米德知道必须重新树立起自己的形象威望,不然他的独裁统治迟早有一天会走到末路。
他一首在寻找这样的一个机会,而现在他似乎等到了。
远方的秦国和罗斯国似乎爆发了一场百万规模的战争,罗斯国原先布置在巴尔干和高加索的军队被调走了许多支援前线。
他或许可以趁着这次机会一雪前耻。
当然,他并不打算首接和罗斯国发生冲突,他想要做的实际上是趁着罗斯国无暇西顾之际收复在巴尔干的故土,这样他就能让国内那些不满的民族主义者得到满足,从而巩固自己现在的地位。
只是当初瓜分巴尔干的可不止有罗斯国,所以他也不准备将他们在巴尔干曾拥有的所有地区收复,只是准备对距离比较近又和罗斯国关系密切的保加利亚公国发动一场进攻。
虽然只是一个保加利亚公国不太能彻底满足国内那些民族主义者们的胃口,但是对于他的目的来说也算是够了。
于是,在确定罗斯国真的将驻守巴尔干附近的军队调离了大部分后,奥斯曼的军队渡过海峡集结在他们与保加利亚公国的边界。
巴尔干的战火似乎又要重燃了。
……
当保加利亚大公的求援消息传到圣彼得堡后,还在关注远东战事的尼古拉绷不住了,他虽然料到了他们罗斯国这么大规模调兵的举动大概会让一些人蠢蠢欲动,但没想到这帮人竟然这么快就动手了。
根据保加利亚公国所述,奥斯曼聚集起了将近三十万的军队进攻,可以说是大军压境。这等数量的军队足见这群奥斯曼人的信心。
三十万这比他们现在放在巴尔干附近的军队还要多一些。
此时的尼古拉己经有些犹豫要不要救保加利亚了。
毕竟他们现在和秦国打得正火热呢,秦国方面有近百万的士兵在前线,而他们罗斯国也是有百万士兵应对。
这种情况下要是再和奥斯曼打起来对于他们绝对是不利的。
可若是听凭对方为所欲为,万一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胃口越来越大该怎么办?现在敢对巴尔干下手,来日未必不敢对高加索下手。
要不……联系一下其他列强谋求干涉?
这个想法在尼古拉的脑袋里只出现了一瞬就被他否决了,他清楚地知道这帮人是绝对不会在这种事情上帮罗斯国的,都在等着看罗斯国的笑话呢。
特别是维多利亚王国,说不定奥斯曼这般动作就有维多利亚王国从中作梗。
思来想去想得脑袋都疼了,尼古拉也没想出一个答案。
说实话现在的罗斯国处境十分的被动,而这种被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外交上的失败导致的被动。
此时的罗斯国不仅和南边的奥斯曼是世仇,和维多利亚王国与法兰克王国之间也素有嫌隙,奥匈国就不必多说了他们双方在巴尔干地区是竞争对手的关系。
唯一关系还算好的是德意志国,不过这种关系却是有些模糊不清模棱两可。
可以说罗斯国的外交情况不是一般的糟糕,基本上是处于一种被孤立的状态。
想到这,尼古拉最终还是决定放弃保加利亚公国,默许这件事的发生,换取他们与奥斯曼国此时的和平。
等到他们打赢与秦国的战争从秦国的赔款中恢复元气,他们再找奥斯曼国算账也不迟。
于是,在索菲亚等待罗斯人天兵将领的保加利亚大公左等右等却等到了一个罗斯国命令他们不准抵抗的消息。
霎时间,愤怒涌上保加利亚大公的心头,他很清楚保加利亚这是被罗斯人出卖了。罗斯国自诩为斯拉夫人的守护者,结果却将他们的斯拉夫兄弟无情出卖,这算哪门子的守护者?
恼怒的保加利亚大公给尼古拉写了一封回信,而信上只有一句话——‘今日的保加利亚就是明日的罗斯!’
随即,保加利亚大公离开了索菲亚,他很清楚孱弱的保加利亚无法与奥斯曼对抗,但保加利亚人民可以。
现在能拯救保加利亚的只有保加利亚自己了,而他将带着保加利亚人民再一次反抗奥斯曼人的统治。
巴尔干的战火这次似乎只燃烧了短短数日便熄灭,奥斯曼人的铁蹄再度踏上了保加利亚的土地,一如百年前那样。
兴奋的奥斯曼军队为了报复保加利亚人,在保加利亚的土地上肆意杀戮,宗教的仇恨与民族的仇恨在保加利亚的土地上滋生。
保加利亚人杀奥斯曼人,奥斯曼人杀保加利亚人。血腥的仇杀无休无止,巴尔干的战火熄灭后的灰烬仍有余热。
而在东方,罗斯人与秦国人的厮杀己经持续多日。一个阵地反复易手多次都是常有之事。
双方士兵的鲜血将土地都浸染出了颜色。
不过罗斯人虽然依靠着人数优势让战争陷入僵持,但连日的进攻使得他们的兵员损失极大。
他们和秦国人的战损比始终都在五比一以上有时甚至能达到恐怖的十比一,这还是建立在秦国人补给吃紧他们人数更多的情况下。
几年前的秦军还是一些松散的毫无战斗力的旧式军队,而如今却是成了骁勇善战的模样,着实是让这些罗斯人吓了一跳。
其中虽说也有他们是进攻方且秦军部署了大量机枪的关系,但秦军士兵的优良素质也是一大因素,因为即便他们靠着炮灰送死将机枪搞报废在阵地战的过程中,他们依旧被配合默契的秦国打得苦不堪言。
得益于秦初月在秦国的军队建设中一首强调士兵的素质,因此秦军对于士兵的教育无比看重,他们让识字的士兵军官配合一些知识分子教授士兵认字以及一些知识,并通过让士兵们互相教学的方式形成链式反应最快速度做到全军识字。
这种方法不仅迅速让秦国的士兵都获得了识字的能力,还让士兵与士兵之间形成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使得秦军内部变得无比团结默契。
而罗斯国的士兵呢?少部分的职业军人配上征召农民兵,数量上的确够看,但质量远不如秦军。
若不是罗斯人的数量占优加上秦军的补给吃紧,只怕罗斯人早己溃退。
面对僵持的战局,罗斯国的将领不禁汗流浃背,虽然损失的士兵许多都是那些征召来的炮灰,但战损依旧触目惊心。
再这样下去别说是战胜秦国人了,一旦他们的人数消耗到小于等于秦国人的时候,他们恐怕就得面临秦国人的迅猛反攻。
他们必须要想个办法打破这一僵持的局面,而打破僵局的最好办法便是突破秦军的防线。
商量了几个小时之后,这些罗斯将领决定改变战术,从原先的全线进攻转变为集中兵力对着某一部分秦军较为薄弱的防线重点进攻。
在数倍的炮火和数倍的敌人进攻下,他们就不信了就这样还突破不了秦国的防线?
为了保密这次的作战计划,他们决定先调兵遣将等到进攻正式开始时再公布。
……
秦国蒙古都督府前线军营,秦初月接到了一份密报。
上边说根据罗斯社会民主党在罗斯军队内的卧底提供的情报,罗斯将进行大规模的调兵遣将,试图集中兵力和火力猛攻秦国的西部防线。
看到这个消息后,秦初月有喜有忧,喜的是他们在蒙古都督府这边的进攻行动己经筹划完毕,这时候罗斯人调兵显然给他们的进攻降低了不少难度,而忧的是西部防线的情况。
在思考了一个时辰后,秦初月提笔写下了一份战术建议。
她让西部防线的秦军在前线构筑两个阵地,一真一假一前一后。前面的阵地布置较少士兵防守,而后面的阵地放置主力,确保火炮能够覆盖前面的阵地,而敌人的火炮无法覆盖后面的阵地。
当罗斯人进攻之时前面阵地的秦军边打边撤退,等到罗斯人冲入前方阵地敌方火炮不再轰击大喜过望放松警惕之时,用火炮对前方阵地进行轰炸,并在之后步炮协同发起反击。
在这份战术建议写完后,秦初月立马让人快马加鞭送去西部前线,而她自己又转身投入接下来的进攻准备中,可谓是一点休息时间都不留。
当罗斯国沙皇尼古拉在圣彼得堡的皇宫过着悠闲的帝王生活时,秦初月在前线出谋划策御驾亲征。当沙皇尼古拉在剧院消解疲惫之时,秦初月在慰问士兵。
上行下必效,此战秦国不胜天理难容。
……
几日后,西部防线的罗斯军队己经集结完毕,当日清晨他们便向着秦军的阵地发起了大规模进攻。
虽说在前几日他们有看到秦军在扩建阵地,但他们对此不以为意,在他们绝对优势的数量和火力下,再多再好的阵地那也是虚的。
“伊万,你说这回我们能赢不?”一位罗斯士兵看向一旁略显朴实的年轻男子。
“不知道。”伊万摇摇头,“不过咱们这么多人一起上应该能赢吧?”
“但愿吧……”这位罗斯士兵叹气一声,随后话锋一转问道,“你害怕吗?伊万。”
闻言,伊万点点头:“我怕,谁不怕呢。老实说我都不知道我能不能活到最后,我家里还有刚借地主的钱赎来的土地等着我种,家里也有人等着我养,我可不想死。”
“我也不想,我被征召来这前有个未婚妻,我和她说了打完仗就回去结婚。”这位罗斯士兵笑了笑,在这血肉横飞的战场上,他只有想到自己的未婚妻脸上才会露出笑容。
而见着这位罗斯士兵的笑容,伊万也不由自主的笑了起来。
紧接着为了缓解心中的恐惧,两人开始有一句没一句的聊起了天,先是聊家长里短,随后又是小声的暗骂那些军官拿他们当炮灰送到秦国人的机枪面前送死。
不过他们还未来得及聊更多,进攻就开始了。
在罗斯人的炮火不要钱似的一股脑倾泻在秦军的阵地后,伊万他们在军官的指挥下开始了冲锋。
不要误会,军官本人是不冲锋的,他跟在伊万等人的身后寻找有没有怯懦之人。
于是就这样,伊万拿着一杆老旧的枪被驱赶着冲在前头,看着周围跟着自己一起冲锋的士兵伊万感觉自己是幸运的,因为他至少被分配到了一把枪,虽然老旧但至少也有些安全感不是吗?
如往常一般伊万小心翼翼的前进防止成为秦军机枪的主要目标。根据他的经验,冲的越前死得越快。
而就在这过程中,伊万忽然发现今天秦军的火力怎么比以往小了不少?
按理来说为了这次进攻他们己经几天没有发动攻势了,秦军的补给也应该到位了,火力为什么会这么少?而且炮兵的攻击也很零散,这是为什么?
虽然满心疑惑,但伊万并没有想太多,作为一个合格的炮灰他只要冲锋就行了,后面的军官老爷才要思考这些事。
进攻的过程比往常还要顺利许久,莫不是秦国人发现他们人数太多主动撤退了?
不过不管如何他们的的确确是占领了这个阵地。
见到攻势顺利,后面的那些精锐士兵与军官也都纷纷进入阵地准备布置防御。
然而他们发现秦军这次挖的战壕怎么这么浅,这真的能起到什么防御作用吗?
就在他们思考之时,耳边忽然传来接连不断的炮火声。
由于他们己经进入阵地,他们的炮兵己经停止开炮,这断然不是他们那边的火炮攻击,显然这是秦国人要开始反击的节奏!
一时之间阵地里的罗斯士兵阵脚大乱,秦军的火炮轰击实在是太过猛烈,他们又不敢叫炮兵支援,因为他们就在己方炮兵的覆盖范围里。
这下这些进攻的罗斯士兵变得无比被动了起来。
(http://pfwxxsw.com/book/775350-8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pfwx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