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南岭烟瘴暗潮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4章 南岭烟瘴暗潮生

 

岭南的盛夏,闷热潮湿得如同巨大的蒸笼。交州郡治龙编城外的河谷平坝上,新开辟的稻田绿意盎然,一架架巨大的改良筒车在湍急的河水推动下,发出沉闷而有节奏的“吱嘎”声,将清凉的河水源源不断提上高坡,灌溉着昔日荒芜的梯田。田间地头,汉人士卒与归化的山越部民赤膊劳作,汗流浃背。

城楼上,陆逊一袭青衫,并未披甲。他顶着烈日,俯视着河谷中繁忙的景象,面色沉静如水。海风湿热,吹动着他的衣袂。身后,一身短打的吕蒙扶着女墙,眉头紧锁,望着远处莽莽苍苍、云雾缭绕的五岭群山。

“伯言,筒车水利虽好,终究只惠及河谷平坝。”吕蒙的声音带着忧虑,“五岭深处,那些未曾归化的溪峒蛮部,依旧抗拒编户齐民。朝廷矿监催逼丹砂、铜矿日紧,己有溪峒首领拒缴贡赋,杀伤税吏了!更麻烦的是……”他压低声音,“近日有传言,说朝廷要用我们南征林邑缴获的象兵,去镇压不听话的溪峒!此乃火上浇油!”

话音刚落,城下传来一阵喧哗骚动!一队浑身浴血、甲胄残破的郡兵护卫着一辆牛车,踉跄着冲过吊桥。牛车上,躺着一名腹部裹着渗血麻布、奄奄一息的文官,正是负责深入郁水上游招抚溪峒的宣慰副使!

“陆都督!吕将军!”带队军官扑倒在城门前,悲声嘶喊,“郁林郡西瓯部叛了!他们勾结苍梧郡不服管束的骆越人,设伏袭击了宣慰使团!赵副使身中三箭!使团……使团三十七人,只我等七人拼死护着赵副使逃回!叛蛮打着……打着‘诛酷吏,复祖地’的旗号,扬言要焚尽河谷筒车,杀光朝廷命官!”

城头气氛骤然凝固!吕蒙眼中怒火升腾,猛地握紧佩刀:“这群不知死活的蛮子!末将请命,率三千精兵,踏平西瓯老巢!”他的目光投向陆逊,等待军令。

陆逊却沉默着,目光越过河谷的绿色,投向远方云雾深处起伏的黛色山峦。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子明,传令全军:” “其一,封锁龙编城西门,许进不许出。严查城内奸细,尤其注意与西瓯、骆越有旧往来的商贾。” “其二,调集所有蹈浪营水鬼,乘改良快舟,沿郁水、漓水布防,监视水道,阻断叛蛮联络。” “其三,立即疏散河谷新屯垦的汉越百姓入坞堡,命屯田军户据堡自守。” “其西……”他看向重伤昏迷的赵副使,“以我的名义,张榜安民:朝廷绝不加征岭南赋税,所设矿监只为采掘山林富源,充盈府库,惠及万民。此次叛乱,乃小人挑唆,朝廷只诛首恶,胁从不问!”

吕蒙听得一怔:“都督!不即刻发兵征讨?” 陆逊摇摇头,眼中闪烁着洞悉人心的锋芒:“叛旗初举,其势未成。若大军贸然深入瘴疠之地,正堕其疲兵诱敌之计。西瓯骆越,素不两立,此次竟能联手,背后必有推手!朝廷新政,触动岭南豪酋根基,更有人……”他语意微顿,“欲借刀杀人,搅乱南海,牵制中枢!”

许都,丞相府议政堂。 巨大的沙盘上,代表着岭南溪峒叛乱的几面小黑旗,刺眼地插在郁林、苍梧的位置。诸葛亮羽扇轻摇,眉头微蹙,听着侍中陈群的慷慨陈词。

“丞相!”陈群声音激越,“陆逊迁延不进,坐视叛乱蔓延!岭南瘴疠之地,朝廷岁赋所出不过十之一二,却耗费巨资经营海疆!如今蛮夷反叛,地方动荡,更兼税吏被杀,威信扫地!长此以往,岭南恐成朝廷大患!臣以为,当严旨申饬陆逊,限期平叛!并暂停南海都护府耗资靡费之拓海诸事,全力稳固交州!”

诸葛亮尚未开口,新任司隶校尉、出身寒门的邓芝霍然起身,声音冷峻:“陈侍中此言差矣!岭南不稳,根源在于豪酋垄断山林之利,抗拒编户齐民!朝廷矿监催征,不过是新政触其逆鳞!陆都督按兵不动,是洞悉蛮族各怀鬼胎,欲待其内乱!若仓促发兵,大军陷于烟瘴,死伤必重,徒耗国力!更寒了归化汉越百姓之心!”

“邓校尉!”陈群毫不示弱,转向诸葛亮,“即便陆逊有他的道理,然朝廷法度威严何在?税吏枉死,宣慰使重伤,若不雷霆反击,天下豪强、西夷藩属,岂不皆生轻视朝廷之心?此例一开,后患无穷!臣请增派监军,督战南海!”

“陈侍中只知威严,却不知治本!”邓芝寸步不让,“岭南之治,在化其民,通其货利!陆都督筑港通商,引筒车溉田,使归化之民得享汉家富庶,方为长治久安之策!一味剿杀,只会逼得蛮族遁入深山,世代为仇!至于监军?更是掣肘边将,取乱之道!”

“邓芝!你休要曲解本官之意!本官是为朝廷纲纪……” “纲纪何存?在于新政普惠万民!而非纵容豪强,阻塞寒门……”

两人唇枪舌剑,互不相让。堂上荀彧等老臣沉默不语,目光在诸葛亮与争论双方间逡巡。气氛凝重。

诸葛亮羽扇轻轻一顿。 争论戛然而止。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丞相身上。

“岭南之事,陆伯言处置并无不当。”诸葛亮的声音平稳有力,不带丝毫火气,却如定海神针,“蛮族叛乱,根在豪酋阻挠新政,剥削部民。陆逊洞察其奸,以静制动,疏散百姓,张榜安民,乃老成谋国之道。朝廷当予其全权,不必掣肘。”

陈群脸色微变:“丞相!那朝廷威严……” “威严?”诸葛亮眸光陡然锐利如电,扫过陈群,“朝廷威严,不在于对瘴疠之地的蛮族耀武扬威!而在于天下士庶,皆知朝廷法度清明,新政惠泽万方!在于北疆张辽威慑胡尘,西域邓艾重开丝路,南海陆逊扬帆拓土!在于田畴得耕,商旅得通,寒门士子可凭才学晋升朝堂!”

他站起身,走到堂中,声音拔高:“传令南海都护府:其一,授予陆逊临机专断之权,剿抚并用,务必断绝叛乱源头!其二,命吕蒙精选熟悉山林的蹈浪营精锐,组建‘破瘴营’,深入五岭,专司清剿顽抗首恶!其三,即刻押解岭南矿监中贪酷虐民、私加赋税者回京,交御史台严办!其西,加大中原良种、耕牛、铁质农具输入岭南,派精通水利匠作南下,助民开垦!向归化溪峒部民承诺:凡助朝廷平乱、献地归流者,其子弟择优入郡学,通晓汉文律法者,可授里正、亭长之职!”

一条条命令,清晰果断,将陈群“威严论”彻底击碎,明确无误地表达了对陆逊的支持和对新政路线的坚持!新政的核心——打压地方豪强、打通上升通道、惠及底层——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陈群脸色铁青,攥紧笏板的手指微微发白。他身后的几位世家出身的官员,也面露不安。诸葛亮对新政的决心和对寒门的扶持,比他们预想的更加坚定和强硬。

“报——!” 一名满身尘土的校事府密探疾步冲入大堂,单膝跪地,双手高举一份沾着点点暗红污迹的帛书卷轴:“岭南八百里加急!陆都督秘奏!”

诸葛亮接过卷轴,迅速展开。他的目光在密报上急速扫过,当看到其中一行字时,瞳孔骤然收缩!那上面赫然写着: “……查获叛蛮与中原秘密往来信函。信中所用密码,与昔年司马懿洛阳庄园所截密件格式……如出一辙!信中提及,若能搅乱南海,牵制丞相精力,则北方‘故园’困局……或可松动……”

议政堂内,落针可闻。诸葛亮缓缓抬起头,目光如同穿透了许都巍峨的宫墙,投向温县侯府那紧闭的大门。一股无形的寒意,悄然弥漫开来。


    (http://pfwxxsw.com/book/857823-4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pfwxxsw.com
平凡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