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病榻龙渊寒星落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0章 病榻龙渊寒星落

 

许都西郊通济渠的喧嚣早己散去,但那块刻着“天命在魏,盛世永昌”的石碑,却如同一块沉重的烙铁,烫在帝国权力场的核心。司马懿闭门谢客,河内司马府被虎贲军严密监视的消息,如同深秋的寒霜,无声地冻结了某些人的野心。然而,暗流从未真正平息。

尚书台深处,郭嘉的居所弥漫着浓重药味。他裹着厚裘斜倚暖榻,形容枯槁,唯有一双眼睛依旧清亮如寒潭,倒映着矮几上摇曳的烛火和一幅摊开的巨大沙盘。沙盘以黄河泥沙塑形,标注着帝国疆域与西方强邻,精细得惊人。几盏小巧的青铜油灯,置于沙盘关键位置,模拟着各方势力。

“祭酒……”邓芝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焦虑,他捧着一叠最新密报,“司马府虽封,然其党羽如贾逵、王观等,近日频频拜访陈留王(曹植)府邸。宫中亦有流言,言陛下……龙体欠安……”他没敢说完。

郭嘉的目光缓缓扫过沙盘上代表洛阳、邺城的灯盏,最终停留在代表许都皇宫的那盏最为明亮的灯上。他伸出枯瘦的手指,指尖微微颤抖,却异常稳定地拿起代表司马懿势力的一枚黑色石棋,轻轻压在沙盘上“洛阳”的位置。

“虎虽困……”郭嘉的声音嘶哑微弱,每一个字都仿佛耗尽力气,“爪牙尚利……植公子……文采斐然,然……易惑于……虚名……”他剧烈咳嗽起来,帕上暗红刺目。喘息稍定,他目光转向邓芝:“伯苗……吾……交予你的……那封……火漆密匣……”

邓芝立刻从怀中取出一个巴掌大小、通体黝黑无纹的铁匣,匣口封着特殊的赤焰火漆。“己按祭酒吩咐,匣未离身。”

郭嘉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三日后……若……若吾未醒……或……宫中有变……持此匣……寻诸葛孔明……彼自会……开启……依计……而行……”他顿了顿,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匣中之物……关乎……社稷……存续……”

与此同时,洛阳城一处不起眼的庄园地下密室内,烛火昏黄。司马懿仅着素色深衣,神色沉静如水,与外界传言中的焦灼判若两人。他对面坐着一位面容儒雅、眼神却锐利如鹰的中年文士——陈群。

“仲达此局,险之又险。”陈群手指轻叩桌面,“通济渠畔,锋芒毕露,几遭反噬。如今闭门,亦是示弱于敌,暂避锋芒?”

司马懿嘴角牵起一丝极淡的弧度:“非为避锋,长文。郭奉孝……命不久矣。”他声音低沉,如同在陈述一个确凿无疑的事实,“其所倚仗者,无非陛下信重及诸葛孔明之能。陛下龙体……己有沉疴之兆。而孔明,”他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根基尚浅,新政树敌无数,尤以清查田亩、整顿吏治为甚。其所推均田、抑豪、兴学,触怒天下士族者,远甚于我司马氏。”

陈群眸光一闪:“仲达之意,在于‘势’?”

“不错,”司马懿缓缓道,“郭嘉在,其智近妖,能以雷霆手段压服西方,陛下亦倾心信赖。然其一旦西去,诸葛孔明独木难支!彼时,新政之弊必显,朝野积怨将如火山!我司马氏门生故吏遍及州郡,百年积累,岂是诸葛一外来降臣,凭几项酷烈新政便可轻易撼动?”他指尖蘸了茶水,在桌面上划出一条蜿蜒的线,“静待。待风起于青萍之末,待燎原之火自燃。届时,顺势而为,则大事可定。”

“只是,”陈群沉吟,“郭奉孝……智计百出,焉知临终前不会留有后手?那通济渠石碑之局,被他轻易识破,足见其洞察之深。”

司马懿眼神陡然变得幽深:“故……吾亦需一子,入彼死局。”他取出一卷薄绢,递给陈群,“此乃吾仿郭嘉笔迹所书密函,事关北疆军情……你设法,务必使其落入校事府‘不经意’截获之手……”

两日后深夜,司空府(曹操居所)内殿。 曹操屏退左右,只余心腹侍卫。他身披常服,眉头深锁,看着御医令战战兢兢写下的脉案,上面“心脉淤阻,耗损过巨”八字触目惊心。案头摆放着两份截然不同的文书:一份是诸葛亮呈报的北海郡新推广筒车溉田万亩、增收显著的喜报;另一份则是御史台弹劾诸葛亮“任用酷吏,苛察过甚,致北海民怨沸腾”的奏疏。

他疲惫地揉了揉眉心,目光投向殿外沉沉夜色,仿佛想穿透这黑暗,看透人心。 “陛下,”老侍中王朗低声询问,“郭祭酒府上回报,仍是昏沉未醒……是否……”

曹操沉默良久,挥了挥手:“拟旨。加封郭嘉为太傅,赐九锡……以示荣宠。另,罢司马懿尚书仆射职,改任太中大夫……荣衔虚职,无涉实务。”旨意内容矛盾而微妙,既是对郭嘉功勋的极致肯定,又是对司马懿势力的警告与暂时搁置,更透露出帝王对身后事的深深隐忧。

更深露重之时,郭府内室。 郭嘉似乎陷入了更深的昏迷。诸葛亮坐在榻前矮几旁,灯下批阅着堆积的公文,眉头紧锁。新政推进阻力重重,司马氏虽暂困,其党羽仍在暗中掣肘。邓芝侍立一旁,手按腰间佩剑,警惕着任何风吹草动。

突然! 郭嘉紧闭的眼睑剧烈颤动起来!他猛地睁开双眼,瞳孔竟清明得吓人,首首望向殿顶的黑暗,仿佛穿透了层层屋宇,望见了星辰浩瀚!一股难以言喻的力量支撑着他骤然坐起! “咳咳咳……”撕裂般的咳嗽中,他枯瘦的手指死死抓住诸葛亮的手臂,力道之大,让诸葛亮都感到疼痛! “孔明!”郭嘉的声音竟不再断续,清晰而急促,带着回光返照般的穿透力,“沙盘!看……沙盘!”

诸葛亮和邓芝猛地看向矮几上的沙盘。 只见沙盘之上,代表鲜卑轲比能势力的一盏微弱油灯,火光骤然变得极其明亮、跳跃不定!而代表北疆张辽军团的那盏灯,光芒却在急剧暗淡!

“张辽……危!轲比能……诈降!其目标……非掠边……乃……”郭嘉的目光死死锁住沙盘上连接北疆与中原、象征粮道的几条细小沟壑,“断……朔方渠!焚……军囤粮!绝……文远后路!欲……一举……摧我……北疆根基!”

他猛地松开诸葛亮,手指颤抖着指向沙盘旁一卷未完成的《九州风物志》地理卷,嘶声道:“快!飞鹰……传讯文远!轲比能部……藏匿于……此图所示……白道川……西侧……‘鬼哭谷’!伏兵……必在此!令其……撤军……保粮道!固守……待援!”话音刚落,支撑他的那股力量骤然消失,他如同断线木偶般向后倒去,重重跌回榻上,气息奄奄,再次陷入深度昏迷,唇角溢出一缕鲜红!

“祭酒!”邓芝惊呼。 诸葛亮脸色剧变,一步抢到沙盘前,目光如电扫视郭嘉所指的“鬼哭谷”位置——那是连最新北疆舆图都未曾详细标注的一处险绝峡谷!他猛地抬头:“伯苗!即刻启用最高级别金翎信鹰,双鹰齐发!按祭酒所示,将警讯与谷地图形急送朔方戍!十万火急!”话音未落,他己疾步走向书案,抓起朱笔,亲自书写那份可能关乎北疆存亡的紧急军令!

烛火剧烈摇曳,将诸葛亮伏案疾书的身影和榻上郭嘉苍白如纸的面容投射在墙壁上,交织成一幅惊心动魄的图画。帝国的命运,随着这垂死谋圣最后燃烧的星火,再次被抛向未知的风暴中心。


    (http://pfwxxsw.com/book/857823-4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pfwxxsw.com
平凡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