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儿行千里母担忧,杨母向调儿子回南京!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8章 儿行千里母担忧,杨母向调儿子回南京!

 

深夜,寂静的杨家被一阵敲门声打破。钱大钧怀揣着重要消息,神色匆匆地迈进杨家大门。昏暗的灯光下,他见到了同盟会元老杨公。

钱大钧快步走到杨公面前,双手紧紧握住杨公的手,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杨公,我有浩儿的消息了!”杨公原本略显疲惫的眼神瞬间亮起,紧紧抓住钱大钧的胳膊,急切地问:“浩儿现在如何?”

钱大钧定了定神,说道:“浩儿此刻在上海,己是特勤大队长了。”杨公眼眶泛红,眼中满是欣慰与骄傲。他缓缓坐到椅子上,回忆着儿子离家投身革命时的场景,那时候的杨浩还带着些青涩,如今却己能独当一面。

钱大钧紧接着说道:“浩儿在上海的表现非常出色,他将特勤队管理得井井有条,不仅如此,还为革命事业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呢!同时在罗店保卫战中,击杀击伤日军甲种师团第十一,十三师团七千多,并击毙第十一师团长山室宗武等少将高级将领…!”

杨公听后,微微颔首,表示认同,口中喃喃自语道:“这孩子,就如同我当年投身革命时一样,满腔热血啊!虽然我对他甚是挂念,但也深知他所走的道路是正确的。”

言罢,杨公缓缓站起身来,踱步至窗边,凝视着窗外那片漆黑的夜色,仿佛透过这片黑暗,能够看到远在上海的儿子正为了心中的理想而奋力拼搏的身影。他的目光充满了慈爱与期许,轻声叹息道:“如今革命尚未成功,浩儿还需加倍努力才行啊。”

杨公转身回到座位,面对钱大钧,语重心长地嘱咐道:“你回去后,一定要替我转达给浩儿,让他继续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而不懈奋斗,切不可有丝毫的懈怠之心。至于家中的事情,无需他过多担忧,当前抗击日寇才是最为紧迫的任务啊……”

钱大钧神色凝重,郑重地点头应道:“杨公放心,您的嘱托我必定转达给浩儿。”此时,夜色己深,万籁俱寂,但杨家屋内却因为这一则消息,而增添了几分温暖与希望的气息。

钱大钧的身影刚消失在门后,杨夫人便带着一家老少迫不及待地从内室走了出来。她脚步匆匆,眼神中满是激动与关切。

“他爹,浩儿在淞沪会战到底咋样了?”杨夫人紧紧拉住杨公的胳膊,声音微微颤抖,满是担忧。一家人也都围了过来,眼睛齐刷刷地盯着杨公,等待着他的回答。

杨公的眉头紧紧地皱起,仿佛被一股无形的重压笼罩着,他的脸色凝重得如同冬日的阴霾,让人感到一丝寒意。他缓缓地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淞沪会战打得真是惨烈啊,浩儿在前线肯定也吃了不少苦。我现在对他的具体情况一无所知,心里实在是没底。”

杨夫人一听,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般在眼眶里打转,她的双手紧紧地绞着衣角,手指因为过度用力而泛白。她的声音带着哭腔,急切地说道:“他爹,你一定要想办法啊!无论如何,都要让浩儿回到南京来。那可是枪林弹雨的战场啊,我真的放心不下他。咱们就这么一个儿子,要是他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怎么活啊!”说着,她的声音愈发哽咽,身体也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起来。

家里的其他人见状,也纷纷附和着杨夫人的话,七嘴八舌地劝着杨公。有的说浩儿还年轻,不能让他去冒险;有的说战场上太危险,万一出了什么意外,后悔都来不及;还有的说杨公应该利用自己的关系,把浩儿调回南京,这样大家才能安心。

杨公在众人的劝说下,内心犹如被千万只蚂蚁啃噬一般,十分纠结。他当然知道儿子在前线是为了国家而战,这是一份无比光荣的责任,但看着妻子那满脸的担忧和期盼,他又实在狠不下心来拒绝。

他来回踱步,思考着该如何是好,最终重重地叹了口气,说道:“我试试吧,看看能不能找到关系,让浩儿先回来。”听到这话,杨夫人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神色,一家人也都稍稍松了口气,静静地等待着杨公的消息。


    (http://pfwxxsw.com/book/853926-4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pfwxxsw.com
平凡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