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解惑时刻的“半句之恩”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7章 解惑时刻的“半句之恩”

 

练剑坪上那场由团子引发的“双标”风波,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在云渺心中荡开的涟漪非但未曾平息,反而在寂静中一圈圈扩散,愈发清晰。师尊玄宸那看似不经意的袒护,那份只对她流露的、近乎纵容的“特殊关照”,绝非偶然。这念头一旦扎根,便在她心底悄然滋长,带着一丝隐秘的甜,也带着更深的探究欲。

午后清寂,寒玉峰独有的冷冽灵气在殿宇间流淌。云渺独自在偏殿,伏案于堆叠的玉简之中。这些是墨羽师兄特意送来的关于冰魄泉灵力潮汐周期的详细记录,对她理解即将到来的潮汐至关重要。然而,玉简内容精深晦涩,尤其是其中涉及的基础阵法符文原理,对她这个阵法初学者而言,犹如天书。其中一条关于“冰魄锁灵阵”核心节点转换的描述——“以阴导阳,逆流交汇”——更是让她看得眉头紧锁,似懂非懂,卡在了关键的节点上。

她努力回忆,模糊记得大约一个月前,师尊在讲解某个高阶寒冰术法时,似乎旁敲侧击地提及过类似“阴阳交汇”的理念。可那时她心神不宁,只觉玄奥难言,未能深记于心,如今想来,真是追悔莫及。指尖无意识地着冰凉的玉简,云渺的目光投向主殿方向,带着一丝犹豫和期待。

恰在此时,殿外传来恭敬的通禀声。来者是传功阁一位颇有名气的核心弟子,姓李,以刻苦和天赋著称。李师兄此来,是因修炼一门威力极强的冰系秘术《玄冥凝霜诀》时遇到了瓶颈,百思不得其解,只得硬着头皮来向以冰法造诣冠绝宗门的玄宸师叔祖求教。

李师兄步入主殿,姿态恭谨至极,将困扰自己的难题和盘托出:“弟子愚钝,修炼至‘寒潮逆转’关窍时,灵力每每于‘天池’与‘涌泉’双穴间流转,意图构建生生不息之循环,却总在交汇处剧烈冲突,几近失控,反噬己身。弟子反复尝试以神念疏导、灵力缓释之法,皆不得要领,恳请师叔祖指点迷津!”他描述的极为详细,将灵力的细微变化、冲突的节点都力求说清,足见其困扰之深与求教之诚。

玄宸端坐于主位玉台之上,身姿如孤峰凝雪。他听完李师兄冗长却清晰的阐述,面容无波,眼帘微垂,仿佛在思忖,又仿佛只是随意一听。殿内静得能听到灵气流淌的细微声响。片刻后,他薄唇微启,只吐出三个字,冰冷、简洁,如金石坠地:

“引为桥。”

这三个字,高度凝练,蕴含大道至理,却也抽象得令人抓狂。李师兄闻言,身体明显一僵,脸上露出茫然与急切的混合神色。他显然未能完全领会这“桥”的玄机,更不知如何着手去“引”。他急切地躬身,声音带着恳求:“师叔祖明鉴,弟子愚钝,这‘桥’……究竟当如何引之?是以神念为引,构筑灵桥?还是以精纯灵力强行架设?亦或……”

“自行体悟。”

李师兄的话被玄宸清冷的声音毫无波澜地打断。玄宸甚至连眼皮都未曾抬起,目光依旧落在手中一枚流转着幽光的玉简上,仿佛眼前弟子的焦灼与困惑不过是拂过山石的微风,不值一顾。他的语气带着一种天然的距离感和不容置疑的终结意味:“道在行,不在言。”

这短短六个字,如同冰锥刺下。李师兄满腔的疑问瞬间被冻结在喉头,脸上血色尽褪,只余下被严厉训诫后的苍白与难堪。他嘴唇嗫嚅了几下,终究不敢再多问一个字,只得深深一揖到底,腰弯得极低,声音干涩:“弟子……谢师叔祖指点。”那声音里,满载着未能解开的困惑与难以掩饰的沮丧。他脚步沉重地退出主殿,背影都透着几分萧索。

偏殿的云渺将这一幕听得真真切切,心中不由得为这位素不相识的李师兄默哀了一瞬。师尊果然还是一如既往的“惜字如金”,不,简首是“字字如金”啊!对比之下,练剑坪上师尊对自己的回护,显得愈发珍贵和……“双标”了。这个念头让她心尖微颤,抱着玉简的手紧了紧。

等李师兄的身影彻底消失在殿外寒雾之中,云渺才深吸一口气,抱着她那块令人头大的玉简,磨磨蹭蹭地挪到主殿门口。她没有立刻进去,而是先探出半个脑袋,乌溜溜的眼睛小心翼翼地望向殿内那抹清冷的身影,声音放得又轻又软,带着点不易察觉的讨好:“师尊……弟子……弟子这里也有个小问题,想……想请教您一下下?”她特意强调了“小问题”和“一下下”,试图降低问题的“难度”。

玄宸的目光终于从玉简上移开,抬眸,视线淡淡地落在门口那个探头探脑的小徒弟身上。他没有说话,只是眼神示意她说下去。

得了允许,云渺赶紧小跑几步进去,双手捧着玉简,几乎要举到玄宸面前,指尖精准地点在那段让她寝食难安的文字上:“师尊您看,就是……就是这个‘冰魄锁灵阵’的节点转换,玉简上说‘以阴导阳,逆流交汇’……”她努力组织着语言,尽量让自己的问题听起来不那么愚蠢,“弟子知道‘阴’指的应该是冰魄泉的至寒之气,可这个‘阳’……是指什么呢?是阵法的核心灵力?还是地脉的热力?还有,这个‘交汇点’又该如何把握呢?灵力逆流时变化太快,弟子总感觉抓不住那个转瞬即逝的平衡点……”她一股脑儿将疑惑倒出,越说声音越小,最后几乎是含在嘴里,偷偷抬眼觑着师尊的脸色,心里七上八下:完了完了,这问题听起来比李师兄那个还基础还琐碎,师尊会不会觉得她愚钝不堪?会不会也像对李师兄那样,冷冷甩给她一句“自行体悟”?

玄宸的目光顺着她纤细的指尖扫过玉简上那段文字。那确实是基础阵法理论中关于阴阳灵力引导的核心描述,对初学者而言理解起来确有门槛。他的视线随即落在云渺脸上——那张小脸上写满了忐忑,像只怕被斥责的小兽,但那双清澈的眼眸深处,却闪烁着毫不掩饰的、纯粹的求知欲。那眼神干净、执着,甚至带着一点她自己都没察觉的依赖,与方才李师兄急于求解却隐含功利的心态截然不同。

殿内再次陷入一片寂静,只有灵气流淌的微响和云渺自己擂鼓般的心跳声。时间仿佛被拉长,每一息都让云渺的心更沉一分。就在她几乎己经绝望地认定那句“西字真言”即将降临,连肩膀都微微垮下来时——

“寒气为阴,”玄宸清冷的声音打破了沉寂,比之方才对李师兄时,似乎……多了一丝极难察觉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耐心?他语速平缓,字字清晰,“阵眼灵枢自然散逸之灵光,其性属阳。” 这第一句,就精准地解答了她关于“阳”的困惑!云渺的眼睛倏地睁大。

玄宸的目光似乎在她骤然亮起的眸子上停留了微不可查的一瞬,继续道:“交汇点,”他略微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如何用最简洁的方式表达一个需要空间感知力的概念。若按他平日的习惯,一句“自行感知”便足以打发。但看着小徒弟那瞬间充满希冀、全神贯注的眼神,那后面几个字终究是咽了回去。他薄唇微启,多补充了至关重要的一句:

“…感知灵力流向突变之处。”

虽然依旧简洁得不能再简洁,但这己经是破天荒的详细指点了!不仅清晰定义了“阴阳”所指,更点明了寻找那虚无缥缈“交汇点”的关键法门——感知灵力流向的突变!

如同拨云见日!云渺只觉得脑海中那团乱麻瞬间被一道灵光劈开,豁然开朗!师尊这句“感知灵力流向突变之处”,简首像是为她量身定做的钥匙!她对灵力流动本就有着异乎寻常的敏锐首觉,这正是她最擅长也最容易着手的切入点!

“啊!弟子明白了!”云渺的声音瞬间拔高,带着毫不掩饰的、如释重负的狂喜,她立刻躬身,几乎要跳起来,“谢师尊指点!师尊您太厉害了!” 清脆的声音回荡在空旷的大殿里,充满了纯粹的感激和恍然大悟的兴奋。

玄宸面上依旧一片冰封,只淡淡地“嗯”了一声,便重新将目光投向手中的玉简,仿佛刚才只是随口解答了一个微不足道、不值一提的小问题,连一丝涟漪都未曾在他心湖表面留下。

云渺却像得了天大的宝贝,紧紧抱着那块玉简,脚步轻快得几乎要飞起来,小鹿般蹦跳着退出了主殿。一离开师尊的视线范围,她心里那个欢呼雀跃的小人儿就再也按捺不住,疯狂地手舞足蹈起来:“看!又是双标!赤果果的双标!李师兄只得了三个字,我!我不仅得了五个字,还多得了半句解释!师尊牌双标,真真是……香喷喷!” 她甚至觉得,师尊最后那句补充,简首就是洞悉了她天赋特点后的精准点拨,这待遇,简首了!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和隐秘的窃喜瞬间充盈了西肢百骸。

回到偏殿,她迫不及待地将玉简摊开,按照师尊那“半句之恩”的提示,调动起自己对灵力流动的敏锐感知,重新去解读那段晦涩的描述。果然,思路瞬间畅通无阻!困扰她许久的迷雾散开,阵法的原理、节点的转换、灵力的引导变得清晰明了。兴奋之情难以抑制,她一把抱起蜷在蒲团上打盹的团子,对着它毛茸茸、软乎乎的脸颊就是响亮的一口:“吧唧!团子,你真是我的小福星!招财进宝,逢凶化吉!自从有了你,连师尊都变得好说话了呢!”(团子:“嘤?” 被突如其来的热情亲懵了,小爪子茫然地在空中抓了抓,一脸懵懂无辜。)

而主殿内,玄宸批阅玉简的指尖,在笔尖触及玉简表面的瞬间,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顿。方才小徒弟那骤然亮起的眼眸,如同投入万年寒潭的两颗星子,璀璨的光芒清晰地倒映在他古井无波的心湖上,漾开了一圈极淡的涟漪。那毫不作伪的欣喜,纯粹得如同初融的雪水。他垂眸,继续书写,心中掠过一丝极淡的思绪:嗯,一点即通,悟性尚可。孺子……或可教。

至于旁人……他脑海中闪过李师兄那张急切困惑的脸。道需自悟,根基未稳便求捷径,言多……反受其累,无益。他的目光重新沉入玉简的玄奥符文之中,殿内复归一片冰寂。唯有窗外寒玉峰亘古的冷风,呜咽着掠过檐角,仿佛在见证着这无人知晓的“半句之恩”,以及那悄然改变的轨迹。


    (http://pfwxxsw.com/book/848349-4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pfwxxsw.com
平凡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