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加急的诏令如雪花般飞向西方,各路皇子快马加鞭向长安赶去。太极殿内,李轩着龙椅扶手凸起的蟠龙纹,指腹触到某处磨损的凹陷——那是苏明玥曾靠过的位置。当皇子们鱼贯而入时,晨光透过雕花窗棂,在金砖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纹路,像极了他此刻紊乱的思绪。
长安太极殿内,李轩身着龙袍端坐在龙椅上,冕旒下的面容阴沉得可怕。当皇子们鱼贯而入时,空气中弥漫着剑拔弩张的气息。“吐蕃大军己逼近潼关,你们还有心思内斗!”李轩猛地拍案而起,震得案上奏折纷纷滑落,“太子,说说你在江南的战果!”李承乾向前一步,刚要开口,李承业却突然出列:“父皇,儿臣听闻太子在江南独断专行,导致漕运瘫痪,这分明是置大唐安危于不顾!”
“放肆!”李承乾怒目圆睁,腰间玉佩随着剧烈的动作撞出声响,“崔氏余孽勾结海盗,我军腹背受敌,这岂是一句‘独断专行’能概括的?倒是三弟,与守旧派来往密切,不知安的什么心!”两兄弟剑拔弩张,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李承安看着争吵的兄长们,攥紧了拳头,想要开口调解,却又想起母亲的叮嘱,最终默默退了回去。
后宫之中,贤妃与德贵妃得知皇子们回朝,各自加紧谋划。贤妃将一串西域进贡的佛珠赐给李承业:“关键时刻,此物能保你周全。”而德贵妃则把祖传的玉扳指交给李承安:“若局势不妙,便用它联络朝中旧部。”郑淑妃躲在椒房殿内,看着手中高阳公主私闯寝宫的证据,嘴角勾起一抹阴笑:“这次,定要让你万劫不复。”
潼关城外,吐蕃的象兵部队扬起漫天黄沙。吐蕃赞普骑在白象之上,望着巍峨的城墙大笑:“大唐内乱,正是我等建功立业之时!”他手中的令旗一挥,无数“天火雷”如雨点般砸向城头,爆炸声震耳欲聋。守将拼死抵抗,却因兵力悬殊节节败退,潼关告急的战报不断传向长安。
李轩收到战报后,立即调兵遣将。可就在此时,军中却传来粮饷短缺的消息。李承乾主动请缨:“儿臣愿前往江南押运粮草,定不负父皇重托。”李承业却冷笑道:“太子在江南经营己久,此时前去,莫不是想拥兵自重?”两人的争吵让李轩头痛欲裂,他看着昔日亲密的儿子们如今形同陌路,心中满是苦涩。
高阳公主在追查后宫阴谋时,不慎落入郑淑妃的圈套。当她被侍卫押到郑淑妃面前时,郑淑妃得意地晃了晃手中的证据:“私闯本宫寝宫,意图行刺,高阳公主,你还有何话可说?”高阳公主临危不惧,首视着对方的眼睛:“你勾结外敌,祸乱后宫,我定要将你的罪行公之于众!”两人的对峙,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在后宫掀起。
东海前线,刘仁轨的水师与东瀛舰队的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刘仁轨看着受损严重的战船,心急如焚。就在这时,他收到了一封密信,信中揭露了东瀛与高句丽的勾结细节,还提到了朝中有人暗中相助。刘仁轨握紧密信,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原来如此,看我这次不将你们一网打尽!”
(http://pfwxxsw.com/book/840968-9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pfwx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