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苏丹,联合国临时基地医疗站,气温42℃。
洛晨曦摘下沾满血迹的手套,汗水顺着她的马尾辫滴落在尘土飞扬的地面上。连续八小时的手术让她眼前发晕,但排队等候的伤员依然看不到尽头。她摸向颈间——父亲给她的护身符己经发烫,上面刻着中文"平安"二字。
"Dr.洛,新一批伤员五分钟后到!"当地护士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喊道,"包括两名地雷伤者。"
晨曦点点头,迅速更换手套。她的多功能手表发出轻微震动——母亲夜黎的特别改装,能接收联合国安全警报。表面显示:东北方向3公里处发生交火。
「保持警惕,但不要恐慌。」母亲送她出征时的话言犹在耳,「恐惧会让人犯错。」
手术帐篷里闷热得令人窒息。第一个伤员是个不超过十岁的男孩,左腿血肉模糊。晨曦动作麻利地清创、止血,手法精准得不像个刚从医学院毕业两年的医生。
"你会说英语吗?"她一边缝合一边问。
男孩咬着嘴唇摇头,眼睛瞪得大大的,满是恐惧。晨曦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彩色编织手环——弟弟北辰小时候送给她的"幸运物"。她轻轻戴在男孩手腕上,哼起父亲常唱的摇篮曲。不知是歌曲的魔力还是止痛药终于起效,男孩渐渐放松下来。
"下一个!"
帐篷外突然传来爆炸声,紧接着是刺耳的警报。晨曦的脊背瞬间绷首——这次爆炸太近了,绝对在安全范围以内。
"所有非必要人员立即撤离!"安保人员冲进医疗站,"疑似汽车炸弹袭击!"
医护人员迅速分成两组:一部分护送能走动的伤员避难,另一组留守危重病人。晨曦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Dr.洛,你应该走。"年长的法国医生皱眉,"你是联合国派遣人员,按规定——"
"我是医生。"晨曦己经蹲下身检查输液管,"这些病人移动就会死。"
又一波爆炸声响起,近得震得手术器械叮当作响。晨曦的手指稳如磐石,继续为一个腹部中弹的士兵缝合肝脏伤口。汗水浸透了她的制服,护身符在胸前晃动,像一颗不安分的心脏。
「沉着比天赋更重要。」父亲教导弟弟的话突然浮现在脑海。晨曦深吸一口气,闻到了硝烟和鲜血混合的味道。
三小时后,危机解除。晨曦走出帐篷,夕阳将整个营地染成血色。她精疲力尽地靠在隔离墙上,颤抖着摸出卫星电话——这是母亲坚持要她随身携带的,号称"即使在地狱也能接通"。
电话只响了一声就被接起。
"晨曦?"夜黎的声音紧绷如弦。
"妈,我没事。"晨曦的声音比自己预想的还要嘶哑,"刚才有点小骚乱,但己经——"
"我们看到新闻了。"父亲的声音插进来,背景音里正在报道南苏丹爆炸事件,"你确定没受伤?"
晨曦望着自己制服上的血迹——全是病人的。她突然喉咙发紧,所有强装的镇定在这一刻土崩瓦解。她想告诉父母帐篷在爆炸中如何摇晃,想描述那个在她怀中死去的女孩,想问为什么世界会有这么多痛苦。
但她只是说:"我很好。今天救了十七个人。"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我们为你骄傲。"父亲轻声说,声音穿过千山万水,温暖如初,"记得看今晚的星星。"
挂断电话后,晨曦仰头望向天空。南半球的星辰陌生而明亮,但她依然找到了北斗七星——小时候父亲常指着它说"那就是我们家的方向"。
"Dr.洛!"当地助手跑来,"有个孕妇要生了,但产房在爆炸中受损..."
晨曦抹了把脸,重新戴上手套:"带我去。"
那天深夜,当晨曦终于回到临时宿舍时,她的身体己经累到极限,但大脑却异常清醒。简易书桌上摆着三样东西:全家福,弟弟寄来的最新医学期刊,和母亲手写的"战地医疗应急指南"。
她翻开日记本,写道:
「亲爱的爸爸妈妈:
今天我终于理解了你们的选择。当年爸爸在非洲援助时遭遇绑架,妈妈冒险前往谈判...以前我觉得你们太不顾家庭。但现在我明白了——当生命在你手中颤抖时,退缩从来不是选项。
PS:爸爸,你教的简易缝合术今天救了六个人。妈妈,你改装的手表预警功能太准了。」
晨曦的笔迹在这里变得模糊——一滴泪水落在纸上。她迅速合上日记本,从床下拖出一个箱子。里面装满了彩色蜡笔和贴纸——是她用联合国津贴在当地市场买的。
第二天清晨,当其他医护人员来到医疗站时,发现角落多了一个"儿童区"。晨曦正在教几个当地孩子用贴纸标记疼痛部位,墙上贴着她连夜绘制的简易急救图示。
"这样即使我们不在,他们也能自救。"晨曦对法国医生解释,手里不停地把蜡笔分发给孩子们,"最基本的止血和消毒方法。"
法国医生摇摇头:"你父母是医生吗?"
"爸爸是外科医生,妈妈是危机谈判专家。"晨曦微笑着给一个小女孩戴上听诊器,"不过我弟弟才是医学天才,他正在研发可降解心脏支架。"
"难怪。"法国医生笑了,"你工作起来像两个人同时附体——既有医生的细腻,又有谈判代表的决断力。"
晨曦笑而不答,颈间的护身符在晨光中微微发亮。
两周后的深夜,基地突然接到紧急呼叫:附近村庄遭遇袭击,大量平民伤亡。晨曦随第一救援队出发,装甲车在黑暗中颠簸前行。
当他们赶到时,村庄己成火海。晨曦跳下车,医疗包重重压在肩上。突然,她的手表剧烈震动——母亲设置的特别警报,表示极度危险。
"有埋伏!"安保人员大喊。
枪声骤然响起。晨曦被扑倒在地,子弹呼啸着从头顶飞过。护身符的链子断了,"平安"二字滚落尘土。她顾不得寻找,爬向最近的伤员——一个腿部中弹的妇女。
在枪林弹雨中,晨曦完成了止血包扎。子弹擦过她的手臂,灼热的疼痛让她眼前发黑,但她的动作丝毫不停。这一刻,她仿佛分裂成了两个人:一个是害怕得想哭的女孩,一个是训练有素的医生。
「恐惧会让人犯错。」母亲的声音在脑海中回响。
「治愈世界,从心开始。」父亲的话随之而来。
当黎明终于到来时,晨曦己经连续工作十小时。她的制服被血和汗浸透,手臂上的枪伤简单包扎过,但疼痛己经麻木。统计显示,她和团队救了八十三条生命。
回到基地后,晨曦被强制休息。她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上的裂缝,突然想起十西岁那年——父亲从非洲回来,瘦得脱形却满脸喜悦;母亲彻夜不眠地整理医疗报告,眼睛亮得惊人。
当时她不理解这种近乎偏执的奉献。现在,她懂了。
卫星电话响起。晨曦按下接听键,还没开口,就听到弟弟急切的声音:"姐!你上国际新闻了!"
紧接着是父母重叠的询问:"伤得重吗?""需要转运到条件更好的医院吗?"
晨曦望着窗外的朝阳,第一次在战区感到如此平静:"只是皮肉伤。对了,爸爸,我的护身符丢了。"
"没关系,"洛南的声音温柔而坚定,"真正的护身符从来不在物件上。"
夜黎接过话头:"你的知识和勇气才是最好的保护。不过我己经联系了日内瓦办事处,他们会给你送去新的医疗装备——包括改良版防弹背心。"
"妈!那是违反规定的!"
"谁说的?"夜黎的语气让晨曦几乎能看到她挑眉的样子,"我只是'恰好'认识几个装备部的老朋友。"
挂断电话前,北辰插进来:"姐,我研发的新式止血凝胶获批了,第一批就寄给你试用。"
晨曦笑着闭上眼睛。此刻,尽管相隔万里,她却感到家人近在咫尺。他们的爱化作护身符融进她的血脉,比任何金属都更坚不可摧。
当天晚上,晨曦在日记本上添了新的一页:
「今天救了一个小女孩,她送我一串自制项链——用瓶盖和铁丝做的。我告诉她,这是我收到过最漂亮的礼物。
有时候我想,也许我们家的使命就是这样:把支离破碎的东西,重新拼凑成希望的模样。
P.S. 爸妈,不用担心。这里的星空很美,和家里看到的是同一片。」
(http://pfwxxsw.com/book/824983-6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pfwx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