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西鲁传说新编,汉魂重燃,莲台香堂立规矩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章 西鲁传说新编,汉魂重燃,莲台香堂立规矩

 

高溪观音亭大败官兵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云霄县乃至周边地区。

“高溪林先生”神机妙算、用兵如神的名声,更是被传得神乎其神。

有人说他是天上的星宿下凡,注定要匡扶社稷。

有人说他得了仙人指点,能撒豆成兵,呼风唤雨。

更有人说,那观音亭的和尚,个个都是罗汉转世,武艺高强,刀枪不入。

一时间,高溪观音亭在百姓心目中,俨然成了一处神秘而强大的所在。

而作为这一切的幕后推手,林亦辰却并未因此而沾沾自喜。

他深知,名声是一把双刃剑。

能吸引敬仰者,也能招来更强大的敌人。

吴知县这次虽然惨败,但绝不会善罢甘休。他背后,还有漳州府,乃至整个大清朝廷!

眼下的胜利,不过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天地会(洪门)想要真正发展壮大,仅仅依靠武力和一两次的胜利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理念,自己的精神信仰,自己的严明纪律!

这日,林亦辰在观音亭内巡查,无意中听到几个新入会不久的兄弟,在私下里议论着一些关于“西鲁传说”的故事。

所谓“西鲁传说”,乃是当时福建民间秘密会党中流传甚广的一个创世神话,大意是说西鲁国被奸臣所害,王子逃亡,历经磨难,最终复国的故事。各地会党往往借用这个故事,来影射“反清复明”之意。

然而,林亦辰仔细听了听,发现他们口中的“西鲁传说”,版本混乱,情节粗糙,缺乏应有的感染力和凝聚力。

有的说西鲁王子是武功盖世的英雄,有的说他是靠神仙帮助才得以复国,甚至还有的说他最终娶了几个漂亮老婆,过上了幸福生活……

这哪里还有半点反抗精神和悲壮色彩?

林亦辰眉头微皱,心中暗道:“不成!这样的故事,如何能凝聚人心,激励斗志?”

他将提喜和尚请到自己的禅房,开门见山地说道:“大哥,我观会内兄弟,对于我等‘反清复明’之大义,虽有热血,但其根基尚浅。特别是那‘西鲁传说’,众说纷纭,不成体系,难以真正深入人心,激发共鸣。”

提喜和尚闻言,也是深有同感,叹道:“亦辰兄弟所言极是。这‘西鲁故事’,本是前人流传下来,用以团结兄弟,影射大义的。只是年代久远,辗转相传,早己失了原貌。我等也曾想过加以整理,奈何俗务缠身,又无亦辰兄弟这般生花妙笔,故而一首未能如愿。”

林亦辰微微一笑:“大哥放心,此事便交予小弟。小弟不才,愿为我天地会,重编这‘西鲁传说’,铸我汉家魂,燃我兄弟血!”

接下来的几日,林亦辰将自己关在禅房之中,根据后世洪门传说中关于“少林五祖”、“火烧少林寺”、“万云龙起义”、“陈近南创会”等诸多元素,结合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和现代编剧的思维,对那原本粗糙的“西鲁传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和升华。

他将故事的背景设定在明末清初,将“西鲁国”巧妙地影射为大明江山。

故事的主角,不再是某个模糊的王子,而是演化为因清廷火烧南少林而被迫逃亡的“少林五祖”——蔡德忠、方大洪、马超兴、胡德帝、李式开。

他们身怀绝技,义薄云天,在逃亡途中,历经九死一生,偶遇化名为“陈近南”的神秘高人(暗指郑成功军师)指点,立下“恢复汉室,驱逐鞑虏”的血誓,并创立“天地会”,联络天下英雄,共图大业。

故事中,穿插了“红花亭结义”、“木杨城血战”、“留下血书誓反清”等诸多惊心动魄、感人至深的情节。

更重要的是,林亦辰在故事中,反复强调了“汉家儿郎,永不为奴”、“日月所照,皆为汉土”、“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等充满血性与凝聚力的核心理念。

数日之后,一部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充满悲壮英雄主义色彩的全新“西鲁传说”(或可称为“洪门创世记”),便在林亦辰的笔下(他口述,由识字的朱鼎元记录整理)横空出世!

这日,高溪观音亭莲台香堂之内,灯火通明。

天地会所有核心骨干以及新近表现突出的兄弟,齐聚一堂。

提喜和尚端坐中央,神情肃穆。

林亦辰则手持一卷书稿,缓步走上香堂中央的高台。

他环视一周,目光炯炯,朗声道:“诸位兄弟!今日,亦辰不才,愿为诸位讲述一段关乎我等身世来历,关乎我汉家血脉,关乎我等未来命运的……传说!”

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奇异的魔力,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香堂之内,鸦雀无声。

林亦辰深吸一口气,开始用他那极富感染力的声音,将那新编的“西鲁传说”,娓娓道来。

从清廷的暴行,到南少林的劫难;从五祖的逃亡,到陈近南的点化;从红花亭的血誓,到木杨城的悲歌……

他的声音时而低沉悲愤,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又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他将现代演讲的技巧与古代说书人的魅力完美结合,把一个原本只是传说故事的东西,讲得活灵活现,感人肺腑!

香堂内的众人,听得如痴如醉!

当听到南少林被大火吞噬,无数僧侣惨死清兵刀下之时,他们无不咬牙切齿,双拳紧握,眼中喷出愤怒的火焰!

当听到少林五祖历经磨难,矢志不渝,立下反清复明血誓之时,他们无不热血沸腾,与有荣焉,仿佛自己也成了那传说中的英雄!

当听到“汉家儿郎,永不为奴”的呐喊响彻云霄之时,他们更是群情激昂,恨不得立刻抄起刀枪,杀向那腐朽的清廷!

待到林亦辰讲完最后一个字,整个莲台香堂之内,依旧一片寂静。

但这种寂静,却比任何喧哗都更具力量!

那是被压抑了太久的愤怒,是深埋心底的仇恨,是重燃的汉家魂魄,在无声地呐喊!

“啪!啪!啪!”

不知是谁第一个带头,掌声如同潮水般响起,经久不息!

“说得好!林军师说得太好了!”

“原来我等还有如此悲壮的来历!我等便是那少林五祖的传人!”

“反清复明!反清复明!”

众人情绪激动,纷纷起身,振臂高呼!

提喜和尚也是听得老泪纵横,他走到林亦辰面前,紧紧握住他的手,激动地说道:“亦辰兄弟!你……你这哪里是传说!这分明就是我等汉家儿郎的血泪史诗啊!有此故事,何愁人心不聚!何愁大业不成!”

林亦辰微微一笑。

他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

一个好的故事,胜过千军万马。

它能在无形之中,将一群原本只是乌合之众的人,凝聚成一支拥有共同信仰、共同目标的钢铁之师!

借着这股高涨的士气,林亦辰与提喜和尚共同商议,决定趁热打铁,正式为天地会(洪门)立下规矩!

在莲台香堂之上,由提喜和尚亲自宣布,颁布了天地会最初的“十大戒律”和“三十六誓”(皆是林亦辰根据后世洪门规章,结合当前实际情况,进行简化和通俗化处理后的版本)。

这“十大戒律”,核心内容便是:不准欺师灭祖、不准奸淫掳掠、不准同门相残、不准泄露机密、不准临阵退缩等等。

而“三十六誓”,则更多的是强调兄弟义气、互助互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以及对“反清复明”大业的绝对忠诚。

赏罚分明,条条清晰,通俗易懂。

所有天地会成员,无论新老,皆需在“天地父母”牌位前,焚香盟誓,谨遵戒律誓言,若有违背,必遭严惩!

一时间,整个高溪观音亭,乃至周边地区的天地会势力,风气为之一肃!

那些原本还带着些江湖习气、散漫骄纵的成员,在新的故事感召和严明纪律的约束下,也开始逐渐收敛心性,变得更加团结,更具战斗力。

而“高溪林先生”,不仅是他们心目中神机妙算的军师,更成了他们精神信仰的塑造者和组织纪律的奠基人!

其威望,己然隐隐有与提喜和尚并驾齐驱之势!

吴知县虽然吃了大亏,但岂会善罢甘休?他暗中派遣其心腹师爷钱开(没错,就是那个被林亦辰设计搞掉的钱师爷的族侄,一个更为狡猾阴险的角色,只是同名,与之前己死的劣绅钱开区分开来),打着“捐献香火,祈求平安”的幌子,前来高溪观音亭,实则是要刺探天地会的虚实,并寻找可趁之机。一场新的智斗,即将上演!


    (http://pfwxxsw.com/book/807231-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pfwxxsw.com
平凡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