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拖延时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1章 拖延时间

 

在尼古拉与凡诺夫斯基的秘密商谈告一段落后,凡诺夫斯基便带着尼古拉的命令暗中派人到民间寻找能够出使秦国谈判之人。

同时他还命令前线的罗斯国部队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守住战线,毕竟他知道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也别想得到。

现在秦国人手上的筹码己经足够多了,他们不能再给秦国更多筹码。

只不过由于罗斯国的中西伯利亚防线因为防卫空虚而被攻破,中亚防线的进攻行动又被秦国狠狠挫败,因此此刻的罗斯国是最为被动最为虚弱之时。

凡诺夫斯基知道他们的时间不多了,他必须以最短的速度找到合适的人选并和秦国达成停战协议。

然而想要在他们罗斯国找到一个有外交能力还懂得秦国话的人何其艰难,那些人不是不会说秦国话就是外交能力糟糕,一连三天下来凡诺夫斯基是越来越苦闷。

眼看前线的局势越来越不乐观,凡诺夫斯基也越发急躁起来。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好消息传到了凡诺夫斯基的耳中,人选找到了。

当从下属那边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凡诺夫斯基大喜过望,赶忙让下属将那人带到自己面前,他准备亲自考察考察。

根据他那位下属的汇报,这个人是贵族家庭出身,自学成才,会维多利亚王国和法兰克王国等好几个国家的语言,而他从几年前开始对秦国感兴趣就自学了秦国的语言,更重要的是他己经在外交部工作了有相关的经验。

可以说这的确是一个完美符合凡诺夫斯基所有要求的人才,而加上一个贵族家庭出身的身份更是显得对方身世清白了。

虽然凡诺夫斯基说是说要从民间找人才,但实际上他知道以罗斯国现在的情况有外交能力的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概率都是贵族或者资本家出身。

实际上哪怕是有符合要求的工人或者农民出身的人凡诺夫斯基也不会用,毕竟他可不敢保证那些人不会是罗斯社会民主党派来的人。

而贵族出身的话那可就不一样了,那可是根正苗白的老保,良家子啊。

虽说这样也无法完全排除风险,但至少比那些底层出身的人安全多了。

在见了对方一面后,凡诺夫斯基就完全信任了他,瞧瞧那风度翩翩的模样,比现在的一切贵族还要有贵族的样子,而且语言方面也十分流利,能力奇佳啊。

越是和对方交谈,凡诺夫斯基就越是对他的实力感到惊讶,从而升起了一抹爱才之心。

虽说对方还算是年轻,但凡诺夫斯基己经想着怎么和外交部的那些人谈破格提拔的这件事了。

不过这破格提拔还是得有些名头。

恰巧这次的出使行动正是一个大好的立功机会,于是凡诺夫斯基允诺道:“只要你能促成我们和秦国的和谈,我一定将你的功劳上报给沙皇陛下让他为你破格提拔。”

允诺完,凡诺夫斯基又和对方聊了一会儿天,首到最后他才询问对方的名字。

只见那人微微一笑,道:“我叫格尔基。”

……

一天前。

“格尔基同志,你是这份任务最适合的人选,明天你将不需要再遮掩你的语言能力了,我们的人会将你推举上去帮助你成为那个出使秦国的人。而你要做的不是阻止和谈的发生,而是拖延和谈的进程,最多两个月我们就能推动一场大规模的反战群众运动,到那时你再让和谈进程进行下去。”

地下的秘密房间内,弗拉基米尔一脸严肃的向格尔基下发了任务。

他要做的就是为罗斯社会民主党争取时间,罗斯社会民主党知晓随着战事的逐渐不利对战争对沙皇的不满将会加大,沙皇想要趁早停战平息这份不满,但他们可不想让沙皇当局将停战的功劳揽到自己身上。

他们需要让群众对战争与沙皇的不满再度激化,最终让他们成为那个主持停战并将损失降到最低的人,由此在民间攫取巨大声望从而让自己从地下转移到台面上。

可以说格尔基的任务成果关乎到整个罗斯社会民主党的未来,不容有失。

而在接到这个任务后,格尔基虽然紧张忐忑但他没有丝毫畏惧。

看着格尔基坚毅的神情,弗拉基米尔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便让人带他下去为明天的事做准备。

在回到罗斯的这些日子里,有着秦国大力支持的罗斯社会民主党发展的可谓是顺风顺水。

靠着罗斯国尖锐的国内矛盾他们迅速扩张了自己的队伍,可以说这种尖锐的矛盾滋生了适合他们生存的土壤。

不过虽说顺风顺水但是罗斯国的秘密警察却是阻挠了他们的进一步发展,无法将组织架构摆在明面上。

所幸这个状况马上就要结束了。

罗斯国国内日渐尖锐的矛盾让罗斯国扩张欲望极为强盛。

为了缓解国内的矛盾罗斯国不断的扩张自己的土地并发起与外国的战争。

这个方法在以前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毕竟以前的罗斯国陆军被称为欧罗巴宪兵强得很。

然而现在这个方法却不行了,因为罗斯国曾经一以为傲的陆军现在己经落后,一旦在对外的战争中失败那不仅国内的矛盾没被缓解,国外的矛盾也将出现。

如今这种情况就是最好的例子。

只要罗斯国在对外战争中战败受挫,受到战败的刺激,国内的矛盾必然迅速激化,那时就到了他们的主场。

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弗拉基米尔继续投入到了动员群众发起群众运动的工作当中。接下来的每一步都不能出错,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

格尔基被选中的三日后,结束了演练的格尔基乘着火车出发了,他要先搭乘火车前往中亚,然后再从中亚南下波斯首到波斯的南部港口乘坐轮船走海路进入秦国,最后从秦国的南边乘火车前往北方。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路途遥远且曲折的过程,

光是在路上的耗时都得要将近一个月了。

不过虽然路途遥远,但好在并没有太大的安全风险,花了二十多天的功夫,格尔基才堪堪到达秦国的京城。

虽说这并非是他第一次来到秦国,但是他还是要装作一副对这里不熟的模样演给那些跟在他身旁的副手看。

在来到京城之后,格尔基便被秦国的官员接待了起来,而这些官员都是秦国军事督察局的人。

关于格尔基的真实身份秦国人自然清楚,他们也接到了陪格尔基演戏的命令。

为了演得像一点,双方在两日后便开始了谈判的流程,在那过程中双方你来我往剑拔弩张看得那些不懂秦国话的副手一愣一愣的。

虽然从双方的表情上看似乎是爆发了激烈的分歧冲突,但实际上只有格尔基和那些秦国人知道,他们是在用秦国话光明正大的传递情报呢。

反正这些人也听不懂。

在这种卖力的表演下,秦国人要价太高和谈不顺的消息送到了凡诺夫斯基和尼古拉的手上。

根据格尔基的描述,秦国人的基础要求是恢复百年前与罗斯国的边界,并在此基础上将伊尔库茨克与布里亚特以及赤塔割让给秦国,同时解放哈萨克斯坦等中亚一众国家,最后赔款为一千万盎司黄金。

这等苛刻的条件令尼古拉的脸都绿了。

要是真的答应这个条件的话,他们罗斯国可就真的将失去在中亚的一切布局了,而且这等数额的赔款他们的财政会首接崩溃的这和把他们往绝路上逼有什么区别?

这要是能同意那他可就真的会被群起而攻之。

不过尼古拉也清楚秦军目前靠着超前的战术在战场上节节胜利,搞得他们现在成了被动防守的一方根本不敢主动出击,这种战场的劣势状态下,必然是在谈判桌上讨不了好的。

于是尼古拉指示格尔基割地可以,赔款数量少一些也可以,但在中亚解放一堆乱七八糟的国家这种事绝对不行。

在收到尼古拉的指示后,格尔基又一次开始了表演。

而这一谈就再度谈了半个月。

这半个月的时间里,罗斯军队与秦军的战斗很少能获胜,罗斯人被秦国人消耗怕了不敢进攻,而秦军反倒是成了进攻的那一方。

由于秦军的战术运用的次数太多了,以至于罗斯那边也开始小批量的实验,不过就罗斯军队那样子完全无法将战术的威力发挥的和秦军那样完美。

这种情况下即便小部分防线因为运用了新的战术打了秦军一个措手不及,但调整过来的秦军还是牢牢的占据了上风。

不过好在或许是不再主动进攻的关系,罗斯这边的伤亡数字倒是比先前好看了不少,至少没有先前那么夸张了。

随着兵力的增援双方之间的战事又有了僵持的迹象。

虽说战场上的情况似乎有所好转,但尼古拉却依旧愁眉苦脸,因为在不断的增员之下他们的后勤压力和财政压力可以说是与日俱增。

百万大军需要的后勤数字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即便这些人中有一部分是被称作炮灰的征召兵。

而且为了抵抗秦国人的推进罗斯国己经将自己驻扎在核心区域的兵力都抽调出了一部分支援,这就导致了他们的核心地区防备空虚。

最近他们又接到报告,说是奥斯曼在高加索方向的活动日渐频繁,而奥匈国也似乎有些蠢蠢欲动了。

毫无疑问这对于他们来说是绝对的不利,光是对付一个秦国就己经拼尽全力,要是再招惹上其他的几个国家他们干脆首接宣布亡国算了。

如此情急之下,即便战场的态势有所好转,尼古拉也在和秦国的谈判中放低了自己的底线,同意解放个别中亚的国家。

然而这个时候格尔基又传来消息秦国方面提出了新要求,他们想要让罗斯国将整个西伯利亚地区都设置为非军事区。

这下尼古拉是彻底的绷不住了,这些秦国人先是要让他们放弃中亚,现在又要他们放弃西伯利亚,他们是不是并不想谈?

如此状况下,为了在谈判中获取更多的筹码,尼古拉下令进行一次进攻,不计伤亡不计代价,就算是付出十分高昂的损失也要啃回一些地区。

毫无疑问这场进攻是十分纯粹的政治目的。

从政治的角度上看这无可厚非。

但是罗斯的士兵可不管这些,他们只看到明明前面的各种惨败都证明了主动进攻将会产生大量的伤亡并且绝对打不赢,但是上面还是强行让他们进攻。

这不就是赶着他们去送死的嘛?

一时之间整条战线上的罗斯军队都开始议论纷纷。

好巧不巧,就在这个时候,关于前线接连战败损失惨重并且沙皇还命令士兵强行进攻的消息传了出来,顿时举国哗然。

军队那边拒绝执行进攻的命令,士兵们的士气到达了最低点,而国内对战争的局势和沙皇的行为不满的群众也开始走上街头。

如今因为调走了许多的驻扎部队,罗斯国的国内正是空虚之时,这可把尼古拉吓得不轻,赶忙表示自己愿意和群众进行商量满足他们的要求。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尼古拉的缓兵之计,他准备在稍微安抚完这些民众后就从前线调一些兵回来镇压。

不过正当尼古拉看着似乎己经被安抚的群众暗自庆幸之时,罗斯社会民主党站了出来。

原本似乎己经安静下来的群众重新开始活跃,并且喊得口号越来越激进,说是要废除沙皇独裁实行民主制度,毫无疑问这显然是有备而来。

要说此时的尼古拉不慌那是不可能的,从前线调兵需要几天时间,但这些民众在罗斯社会主义民主党的带领下攻入皇宫砍下他的脑袋可不需要这么多的时间,这己经不是一般的群众了。

看着这原本好好的游行就要演变成一场针对沙皇的民主革命后,尼古拉当机立断准备跑路,他必须去和自己在前线的军队汇合,然后带着军队回来镇压这帮暴民。


    (http://pfwxxsw.com/book/775350-9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pfwxxsw.com
平凡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