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东窗事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4章 东窗事发

 

这三个国策是最符合眼下秦初月需要的国策,重启洋务计划能为秦国提供军事科技与工业科技研究方面的加成,并且开启一个名为第二次洋务运动的特殊事件,花费政治点派遣国内的知识分子去国外学习西方列强的科学技术。与列强的关系越好花费的政治点就越少,反之花费的政治点就越多。

而重建南洋霸权首接增加南方沿海地区的船坞建造速度与生产效率以及生产产出,并且加快海军科技的经验累积,让他们以更快地速度推进海军科技。还会解锁建立南洋霸权的事件,根据描述只要海军实力达到一定程度便能通过决议获得南洋地区的宣称,还可以花费政治点首接向掌控该地区的国家索取土地。

这两个国策能够迅速帮助他们增强薄弱的海军实力,以及建立独立的军工体系,还可以帮助他们日后在南洋地区进行扩张,可以说是大赚特赚。

而最后一个国策会解锁一个限时五年时间的,名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殊事件。如果在限时时间内完成这个特殊事件,便能够获得强力的永久buff,反之则会获得限时的debuff。

要完成这个特殊事件则需要全国的生产总指标达标,秦初月可以用政治点来对各省的经济建设提供buff以更快的达成五年计划预定的目标。

每个省都是提供三十政治点,获得百分之二十的对应省份轻重工业工厂建造速度加成、百分之十的工业生产产出、百分之二十的工业生产经验积累效率,持续六个月。

又或者提供三十政治点提高百分之二十农业丰收概率、百分之十农业基础生产产出、百分之十垦荒速度、百分之二十的农业生产经验累积效率,同样持续六个月。

如此强力的buff只需要区区三十政治点,并且还持续半年之久,可以说是大赚特赚,秦初月正愁攒了一堆政治点没地方花呢。

不过对于这个事件系统温馨给予了提示,在特殊事件持续时间里如果国家陷入战时状态,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国策便会被打断里面的决议无法使用,但是限时的时间却并不会因此停下。

因此秦初月要做的便是在特殊事件完成前尽量保持外部环境的稳定,与内部的和平,不让秦国再次陷入战火之中。

而且这个特殊事件还有一个特别的机制,即腐败值。如果一个地方腐败值过高将会降低该地的生产产出与工厂建造速度,甚至会出现生产负增长的情况,导致完不成生产计划。

看过这几个国策的详细介绍后,秦初月没有犹豫,同时点下了这三个国策。

对于省份生产buff的安排,秦初月都是按照各地原先的生产总值安排的,工业生产总值高的就上工业buff,农业生产总值高的就上农业buff,工农业两手抓互相促进。

在秦初月规划完毕后,她正式下达旨意,让中央计划委员会与内阁共同草拟一份五年生产计划出来。

这件事可是一个大工程,接到这个命令的时候,国家机器开始全速运转,调查人口的上山下乡,调查生产情况的走街串巷,好不热闹。

而就在制定生产计划一事如火如荼的开展时,意外发生了。

因为进行生产计划需要大范围的对全国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所以各地的中央计划委员会开始调查地方经济情况以及查账了,然而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由地方管理的官营企业账面和实际情况根本对不上,全是假账。

按照规矩,这些企业所得的利润都是需要上缴国库的,然而地方靠着造假账这种方式贪墨了大量本应该上缴的银两。

这种情况就导致中央的收入减少,而少的这部分钱被装进了个人的腰包。

显然,地方的腐败之风再次开始出现了。

这种情况是秦初月始料未及的,虽然她知道腐败迟早有一天会再次出现,但她没想到竟然会这么快。

以往地方收钱一事都是地方的布政司将地方钱财转运到户部,而秦初月为了控制地方腐败特地让财政部派人往地方收钱对账。

这种情况下还能出现这种事,要么是地方的假账做得太高明了,要么就是财政部的人拿了那些家伙的好处成了同党。

如此情况不能不让她感到警惕。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根据下面提交上来的报告她也大致能猜到一些,一是官制改革加上行政机构扩张导致官员良莠不齐。

二是官僚增多导致养廉银成本增多不得不降低养廉银数额,导致官员收入下降,而地方官员俸禄普遍不高,加上一些官员的土地被国家收走,种种情况加速了这种腐败情况的出现。

总之,秦初月的首觉告诉她,这件事的牵扯必然很大。但同时秦初月也明白,这不能不查。

于是在这件事交到秦初月手中时,秦初月便立刻让军事督察局的人派遣部分人手调查此案。

面对如此情况,掌管财政部的翁同脆没怎么慌,倒是李中堂先慌了起来。

李中堂主要是担心自己收钱的事情被秦初月发现,毕竟虽然他自诩清流,但实际上他贪污的银两己经有上千万两了,这些大部分都是他在秦初月掌权前贪污的,在秦初月掌权后他才收敛了一些,但也没停下收钱的行为。

要是秦初月通过这件事查到他的头上,那他的脑袋都不知道还保不保得住。

对于李中堂的行为,翁同脆自然是知道得一清二楚,毕竟他财政部的很多人都是李中堂安进去的亲信,就是这群家伙帮着李中堂收钱。

至于为什么放任这群家伙肆意妄为,那当然是翁同脆故意的。他本来就和李中堂不对付,看着对方如此慌张的模样,翁同脆可谓是十分开心。

不过他此时也没有什么动作,毕竟他还不晓得皇帝现在对李中堂的想法,如果不能一下扳倒李中堂事后他可能会遭到李中堂的报复,那可就不妙了,因此翁同脆准备先等等看,等到合适的时候再跳出来给李中堂致命一击。


    (http://pfwxxsw.com/book/775350-4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pfwxxsw.com
平凡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