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北方的威胁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2章 北方的威胁

 

有了这些康米主义者的帮助,建立计划经济的事情顺利了许多。这些康米主义者们有许多都是具有丰富经济知识的学者,在秦国的这些日子里他们也认真的了解过秦国的经济状况与工业基础。

比起那些整天琢磨如何忽悠选民的议员们,自然是强了不少。

随着议会的改组,原先单纯选举产生的议员变为了半选举半任命的制度,原先的议会被解散开始重新进行选举。

而由于此时秦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十分汹涌,因此秦初月并不打算首接赋予这些洋人官职,免得节外生枝。

这也是秦初月一开始要询问对方在秦国发展了多少成员的原因,她准备让这些秦国本土的康米主义者组建出一个秦国的康米主义政党,以此加入秦国政坛。

改组后的议会正式更名为中央计划委员会,多了调控经济生产的权力。

委员会分为上下两级,上级委员会成员由内阁从下级委员中挑选,名单交给皇帝确认,负责制定经济计划以及法律修订等专业性内容。

下级委员会则负责对上级委员会制定的东西进行投票表决,除位于京城的全国中央计划委员会成员外,其余地方的委员都由各地选举产生,各省委员会按照分配给该省的席位提名成员进入全国中央计划委员会,即国会。

能来到国会的人都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并且对该省的各项情况具备一定了解,如此才能更好的制定出符合各地情况的计划指标。

当然,就算专业知识不够,她这边还有一堆专业学者可以当个智囊团出谋划策,或者弄个入职培训专门教授对应的专业知识。

在议会改组后,其成员自然需要经过重新选举,还是正常的选举程序逐级往上逐级替换。在国会的委员选出来之前,一切都照旧,而地方的第一次选举时间定在了3月16日。

预计两个月后选出新的国会,到时候内阁也得进行重组。

当然内阁大臣们大多都不在意此事,因为他们知道只要皇帝需要他们,他们的位置就不会有所变动。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内阁大臣都对此无动于衷,身为财政大臣的翁同脆就对这个所谓的中央计划委员会深感忧虑。

毕竟这东西能管理经济,既然这样的话那他这个财政部岂不是毫无用处了?既然财政部毫无用处,那他这个财政大臣岂不也是没有了一点用。

此时的翁同脆己经预料到财政部被裁撤的时候了。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未按照翁同脆预想的那般进行。皇帝裁撤财政部的命令并未传来,传到内阁的只是将财政部的部分职权移交给了国会的上级委员会,并表示要在国会成员确定后辞退部分官员。至于他这个财政大臣的位置,还是坐得很稳当。

而随着这份命令传来的,还有将私有资本进行国有化的命令,这份命令由他们财政部执行。

至于执行的办法,秦初月给出的是利用赎买的方式公私合营。至于那些硬骨头不管出什么价格都不卖的就强买强卖,利用国家强制力达成此事。

当然,这样做定然会消耗大量的资金。如果在前两年搞这种事情的话,翁同脆在接到这个命令的时候大概率会首接跑到御书房面见皇帝,哭诉国库空虚。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因为有扶桑国的赔款,加上大地主们的财富,国库的钱还算充足,所以可以支撑如此做法产生的消耗。

更何况,有中央银行在,拿了这笔钱的资本家们转头就会把部分钱存银行,这不一来二去还是回到了他们的手上嘛。

秉承着国库有钱放肆消费的原则,有充足资金的财政部在国有化私有资本的时候出手十分阔绰,给了这群资本家一个无法拒绝的价格,大部分的企业都不是公私合营这种形式,而是首接以高价从资本家手里买来的。

巨量的资金在短时间内流入市场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再加上大面积国有化导致生产力暂时下降的关系,一时间秦国市面上的银价暴跌,造成了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现象。

而这些资金很多都是从资本家手里抛出来的,因此那些工人与普通百姓的薪资还停留在通货膨胀前,一觉起来连米都买不起了。

物价的异常情况迅速引起了政府的注意,这时候的翁同脆才恍然意识到,自己好像闯大祸了。

不过还没等翁同脆做出什么补救措施,物价却又奇迹般的回到了正轨,白银的价格也开始回升。

如此古怪的情况着实让财政部的那群人摸不着头脑,这物价怎么一下高一下低的。

倍感疑惑的官员们稍微一调查这才明白了原因。

由于白银价格下跌导致那些手头有大量白银的人,全拿白银去中央银行兑换黄金了,现在中央银行的黄金储备快见底了都。

好在还有扶桑国的黄金赔款,不然还真撑不住大规模的兑换黄金。

而由于许多白银被兑换成黄金,再加上物价上涨只限于几个大城市并未波及全国,因此白银的价格又迅速开始上升。

这样一来一去物价自然是稳定了下来。

当然,这次的事件导致了民众对白银的信任下降,也算是无意之中加快了秦国进入金本位的进程。

在秦国方面正忙着处理国内事务的时候,来自罗斯国的使者秘密前往了某个东方岛国。

与法兰克的战争结束,罗斯国重新恢复了东扩的战略目标。而秦国在欧陆战场上的表现让这个与秦国有漫长边境线与领土纠纷的国家感到了深深的不安。

为此在战争结束不久,沙皇便派出了使者前往远东,寻找一位能够在远东帮助罗斯国对抗秦国的盟友。

然而环绕秦国一大圈,不是列强的殖民地就是一群在大国之间的夹缝求生存的小国,完全没有对抗秦国的潜力。

失望的北方巨熊最终只能在矮个子里挑高个,于是他们选中了扶桑。


    (http://pfwxxsw.com/book/775350-4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pfwxxsw.com
平凡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