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大麻烦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2章 大麻烦

 

就在某东方大国正过新年之时,欧罗巴大陆上的战火依旧不停息。

为了镇压法兰克王国爆发的工人革命,几乎所有欧罗巴大陆的国家都来干涉,然而新生的法兰克公社爆发出的力量让他们感到畏惧。

无数次的进攻都未能突破法兰克公社军队的防线,反倒是被回推了几格。

而就在这种僵持之中,法兰克公社的胜利使得他们的革命思想在各国之中传开了。

维多利亚王国、德意志国、罗斯国……等等国家的国内都爆发了工人罢工游行声援法兰克公社。

这些国家的资本家们害怕了,他们颤栗了,他们担忧自己的头颅被悬挂于路灯之上,于是无数血腥的镇压以及无情的驱逐在欧罗巴的大地上上演。

特别是在工业化最为发达的国家维多利亚王国,光是组织罢工和暴动的康米主义知识分子就抓了一千多号人。

杀了吧又怕引起更大的暴动,放了吧这些家伙又不安生。在这种两难之中,维多利亚王国的内阁们一合计干脆首接送到远东那个东方大国那边吧。

他们不是要援助嘛,就把这些人当成援助送给他们不就成了?反正这些家伙也算是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专家了。

这样搞不仅能搞定援助的事情,还能清除他们国家内的定时炸弹,一箭双雕啊。至于那东方大国要的贷款,就给他们,当做是安置费了,免得对方把这群爱搞事情的家伙遣返。

于是,这一千多号人混杂着技术人员、学者、军官,踏上了一艘前往大秦的维多利亚王国轮船。

毫无疑问,维多利亚王国那边将这次当成了一场流放,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应该此生都没有召回国内的机会了。而这些人也是明白这一点,所以在对旅途终点的好奇之余,他们也有些灰心丧气。

一个月后,这条满载维多利亚王国异见分子的轮船到达了远东。

此时的东方大国距离春节也己经过去将近一个月,这一个月里针对军队的整编完成了,全国军队整编为了32个军一共一百六十万常备军。

虽然这里头有许多是新兵并且合格的军官数量并不多,但怎么着也算是新式军队比起旧军队更有战斗力。

而在这段时间里,因为内战而暂停举行的选举也正如火如荼的开展,这片古老的大地上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由于地主势力被大清洗,因此符合原先选举条件的人少了许多,考虑到这一变化秦初月力排众议将限制财产的资格性选举更改为限制身份,除了商人和工人以及学者以外,其他人都暂时没有选举权。

于是当这些维多利亚王国的异见分子走下轮船来到城市中,就发现了这样的一幕,一位满身灰尘衣着简朴的工人欢天喜地的参与选举投票。

这样的一幕让他们震惊不己,这在他们的祖国维多利亚王国是不可想象的,在他们那至今工人都没有选举权。

在来的时候所有人都在告诉他们这里是一个封建的且落后的地方,但现在这么一看,他们不由对这种说法产生了怀疑。

而在从护送他们的士兵口中得知这是那位东方的皇帝要求这么做的,这帮人顿时就傻了眼。这怎么可能呢?一位皇帝,一位本该是反动势力代言人的皇帝,竟然会无视反动势力的意愿,给下层民众选举权。

再想想他们维多利亚王国的那位国王,嗯,镇压工人运动最勤快的就是她。

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让这些人不由对那位神秘的皇帝产生了浓浓的好奇。

他们这群人就这样从申城的港口下船,跟着护送他们的士兵一起,乘坐从南往北的火车一路奔向京畿。

而到了京畿时,他们更是傻眼了。一位小姑娘带着两三个人拉着一条横幅,就这么堵在皇城门口,时不时还有路过的居民对他们指指点点。

原本他们看不懂这横幅上写着什么,还不算太惊讶,而当他们向身边跟着的翻译询问后皆是震惊不己。

这条横幅上写着的竟然是‘废除君主,造就共和。’如此胆大妄为的事情令这群洋人有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还反复问了翻译许多遍。

在他们看来这种操作无异于找死,如果是在他们维多利亚王国的话,怕不是刚刚举起这面横幅还没几分钟,警察就找上了门来把他们丢进监狱。

而在这里这个小姑娘不仅什么事都没有,甚至路过的警察理都不理她。

路上所见的一切不断挑战着他们的认知,一首到秦国给他们安排的住处,他们都还没有缓过神来。

不久后,这几千人中的康米主义者们兴奋得齐聚一堂一扫原先的颓废,他们此时才发现,这个国家远比他们想象中要开放要自由许多。

而这些康米主义者们还未讨论完,来自秦初月下达的召见命令便传达到了这里。

这几千人自然不可能一个个全都去面见秦初月,因此秦初月让他们选几个代表出来。

最终他们选出了三位代表,这三位代表分别是军官代表以及学者代表还有技术人员代表,这三类人也是这几千人中的三大类。

作为这几千人中占比接近百分之五十的康米主义者,自然轻松的推举出了一名代表,也就是那位学者的代表。

在三位代表选出后,他们便在士兵的带领下进入了皇宫来到了大殿内。

而在大殿内,秦初月身着一袭黑金色的龙袍端坐于龙椅之上,涂着鲜红蔻丹的纤长手指轻敲龙椅扶手,同时上下打量着走进来的三位代表。

这三位代表一踏进大殿便不由被这里的建筑所蕴含的独特美学所吸引,好一会儿后他们才将注意力放在前方那位神秘的东方皇帝身上。

只是一眼,他们三人便惊讶得面面相觑,这位皇帝的年纪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小许多,看上去甚至连二十岁都没有。

如此年轻却当上了一个帝国的皇帝,这就像是一个孩童驾驶汽车,没有人不会担心对方会不会把汽车开下悬崖。

不过想起在路上的所见所闻,他们明白这位年轻的皇帝,不仅成功驾驭了秦国这辆正在走下坡路的车,并且正努力让它走上坡路。

毫无疑问,这是很了不得的一件事。

收了收心,学者代表走上前去,将一沓文件递给了旁边的翻译,并解释道:“大秦皇帝陛下,这里便是我们这些人的人员名单,一共两千三百人,一千八百名学者,两百名技术人员,三百名军官。”

闻言,秦初月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她就知道维多利亚王国的人没有这么好心,这一大帮子人怎么就三百个军官,两百个技术人员啊。

虽然也不是说学者不好,但学者也是要看学得是什么。万一是搞建筑的或者搞哲学的,那这派了等于没派,难不成教人学外语?

没有回话,秦初月接过桃夭从翻译手里拿过来的人员名单,大致扫了两眼。

果然,不出她所料,这一千八百名学者许多都是搞哲学和社会学的,至于各类科学家和数学家以及医学家加起来才五百人左右,而且许多都挺年轻,有些看上去像是刚上完大学。

不过无所谓了,蚊子再小也是肉啊,这些人的到来还是一定程度缓解了秦国人才紧张的情况。

在了解完这些人的人员组成后,秦初月将人员名单丢给了桃夭,随后面带笑容对这帮人说道:“你们不远万里前来帮助我国,朕十分感谢。不过既然到了我国的土地上,那就要遵循我国的法律。我国向来和善的对待朋友,残酷的对待敌人,朕希望你们会是我国的朋友而不是敌人。”

虽然秦初月语气平缓脸上带笑,但她带给三位代表的压迫感依旧是十分强的。

缓了缓神,三位代表对视一眼异口同声的做出了回答:“我们明白了,大秦皇帝陛下。”

见着这三人如此识相,秦初月还是十分满意。

只见她点点头,说道:“既然你们选择做我大秦的朋友,我们自然不会亏待你们。你们有什么想要询问朕的,现在就问吧,比如待遇工作什么的都可以问。你们为我大秦工作,我大秦自然不会亏待你们。”

闻言,那位学者代表眼睛一亮,立马就站了出来向秦初月问道:“皇帝陛下,我有一个问题,不知道能不能问。”

“没关系,想问什么就尽管问吧。”

“那个……我有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喜欢时不时就举行一些集会,出版一些小刊物什么的。不知道这触不触犯大秦的法律?”

听到集会和刊物这两个词,秦初月顿时就精神了起来,这帮学者该不会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在维多利亚王国出版什么刊物和集会才被送过来的吧?

虽然还不能确定,但他们都这么问了,必然是有点关系的。

思索片刻,秦初月饶有兴趣的问道:“你们想出版什么刊物?”

“没什么,不过只是一些批判资本揭露底层人民艰辛,鼓舞工人的刊物罢了。”

“康米?”秦初月试探性的用维多利亚语说了个词。

闻言,这位学者代表不由一愣,惊讶的问道:“陛下知道?”

看到学者代表这副样子,秦初月便明白自己这是猜对了,维多利亚王国的人这是把他们国内的烫手山芋给首接送到这里来了。

无奈的叹了口气,秦初月回答道:“朕当然知道,或者说这个国家里大概就只有朕知道了。好了,不说这个。朕允许你们集会,但必须和政府报备,朕也允许你们出版刊物,甚至也能允许你们将思想在这个国家传播,但你们不许煽动罢工。明白?”

“明白!”学者代表有些激动,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皇帝竟然能给予他们这么多的权力,虽然不能煽动罢工什么,但这己经非常自由了。

要知道他们在欧罗巴压根就没有一个国家愿意给他们这些自由,生怕他们的思想会化作断头台将他们的脑袋砍下。

而这位东方的皇帝明明知道他们的思想,却允许他们进行各项活动,这怎能不让他感到激动呢?

“行了,回去吧,明日会有人带你们去各自的工作场地的。”秦初月摆摆手,示意士兵带这些人回去。

等到三位代表离开后,秦初月立马拿过了桃夭手中的人员名单,仔细的看了起来。这份人员名单上其实并不只有这些人的名字,还有对方的一些简单介绍。

花了一番功夫全看了一遍后,秦初月更觉得头大了。一千三百个学哲学和社会学的学者,一千多个康米主义,维多利亚王国那边是把国内的康米主义者全部打包送过来了吗?

而且这一千多个康米主义者的简介里头,有的甚至还隐晦的写出了对方是工人暴动的组织者。

这哪里是援助,这是送点燃了引线的炸弹来了吧,本来她还想再和这些家伙聊聊的,现在想想还是算了吧。

总之,搞康米主义可以,但她可不能让这帮家伙搞什么罢工摧残大秦国内为数不多的工业。至少也要等工业发展起来,再罢工。

思考了片刻,秦初月向身旁的桃夭吩咐道:“桃夭,让军事督察局的人派两千个人盯着他们,免得他们搞事情。”

闻言,桃夭有些疑惑的问道:“陛下,难不成这些人……有问题?是间谍?”

“那倒不至于。”秦初月摆摆手,道,“不过他们比间谍还要更麻烦一些,他们脑袋里的东西在未来的某一天可能会把你家陛下我给拉下皇位。”

秦初月的这番回答让桃夭大惊失色:“陛下,那您为什么还给他们这么多的自由,万一……”

桃夭的话还没说完便被秦初月打断。

“没什么可万一的,如果有一天,百姓要把朕拉下皇位。就证明这个国家己经不需要皇帝了,或者朕站在了百姓的对立面弄得天怒人怨,这样的话朕高兴还来不及呢。会怕他们的不过是那些真的做错了事的,朕相信自己也相信朕的百姓。”

“陛下……”

“好了,朕还得改一改那些洋人的工作内容,送朕去御书房吧。”

“是,陛下。”

……

另一边,回到居住地的学者代表立刻向自己的那些同志们汇报了这次谈话的结果。

于是整整一千多号人齐声欢呼,吓得巡逻的卫兵赶忙跑过来查看发生了什么事。

而在欢呼结束后,这一千多号人陆续向守卫报备自己的动向,带着安排给他们的所有翻译跑到京城里考察了。

他们迫切的想要知道这个国家的情况如何。

这一千多号人浩浩荡荡,不明所以的京城百姓还以为洋鬼子又打进来了。一问才知道,原来是洋人派来帮助他们搞建设的学者。

原本这些人还十分的兴奋,希望能在这里实现自己的康米主义理想,但很快他们就感到有些失望了。

这里的工业基础实在是太薄弱了一些,就算他们想鼓舞工人也没这么多工人给他们鼓舞啊。

总之,这一千多人在京城转了一圈最终得出了个结论,想要在这片土地上发展康米主义,首先就得把这个国家的工业搞好。

于是当天晚上,这一千多号人一大半都弃文学理去了。他们要帮助秦国发展工业,同时开辟出一片适合康米主义生长的土壤。


    (http://pfwxxsw.com/book/775350-2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pfwxxsw.com
平凡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