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古域新章
沈星晚抛出的银色光焰如流星般划破天际时,周胤后颈的时空裂痕突然迸发刺目紫光。剧烈的撕扯感将他卷入时空乱流,意识在漩涡中翻涌,无数记忆碎片如潮水般涌来——这不是他熟悉的镜像界数据流,而是带着烟火气息的市井长卷。破碎的画面里,青瓦白墙间有人身着广袖襦裙踏歌而行,街边摊位上铜壶蒸腾的热气模糊了算盘上的算珠,更远处的城楼之上,飘扬的旌旗上绣着从未见过的玄鸟图腾。
落地的瞬间,周胤本能地翻滚卸力,手掌触到的却是温润的青石板。空气中弥漫着松烟墨与檀香混合的气息,抬眼望去,朱红宫墙巍峨耸立,檐角悬着的青铜风铃随着穿堂风叮咚作响。门前两尊石狮子造型古朴,爪下踩着的并非寻常绣球,而是刻满星象图的青铜圆盘,那些交错的纹路与他在镜像界中见过的时空坐标图竟有几分相似。怀中的时辰罗盘突然发烫,青铜表面浮现出与石狮底座相同的纹路,随着他的心跳微微震颤,竟与周遭环境产生共鸣。
“周大人!”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灰衣小童抱着沉甸甸的竹简跌跌撞撞跑来,额角沁出的汗珠滴落在衣摆,“钦天监急召,昨夜荧惑守心,司天监正推演国运......”小童说到一半突然噤声,惊恐地盯着他后颈未愈的裂痕——那道泛着幽蓝光泽的伤口在阳光下格外刺目,仿佛随时会将他吞噬。
周胤迅速扯下外袍布条缠住脖颈,动作间袖口滑落,露出腕间穿越时被暗能量灼伤的焦黑痕迹。他接过竹简展开,泛黄的丝绢上,二十八宿星图旁竟用朱砂标注着密密麻麻的批注。令他震惊的是,那些看似古老的星象推演中,隐隐暗含现代天文学的几何公式,某处关于月食周期的记载旁,甚至画着简易的三角函数示意图。他瞳孔微缩,指尖划过“荧惑守心”的记载,脑中突然闪过镜像界中时空锚点的能量波动图——两者轨迹竟惊人相似,就像不同时空的同一种语言。
“备笔墨。”周胤沉声道,声音不自觉带着在观测站指挥时的威严。当小童捧着漆盒匆匆返回,他己在观星台的白玉栏杆上摊开空白竹简。毛笔蘸墨的瞬间,他想起在镜像界用频谱仪分析能量频率的场景,此刻笔尖落下,竟将傅里叶变换公式融入二十八宿的星轨计算。墨痕未干,星图上的线条竟泛起微光,北斗七星的投影与竹简上的图案重叠,隐隐与天空星辰产生呼应。
与此同时,镜像界内沈星晚操控着光焰修复第七锚点。当流光触及古老星阵时,她的意识突然与周胤产生共鸣。眼前浮现出另一幅画面:周胤站在雕梁画栋的观星台上,将改良后的星象仪指向夜空,仪器表面流转的纹路与他后颈的裂痕交相辉映。而在现实中,她手中的光焰突然剧烈震荡,化作无数光点在空中组成星图,显示出周胤所在时空的详细坐标——那是一个既遵循古法,又暗藏时空奥秘的奇异世界。
观星台上,周胤的改良己进入白热化。他将现代天文望远镜的折射原理,与浑天仪的球面观测结合,用青铜铸造出带透镜的观测装置。当第一个镜片打磨完成时,他透过镜面望见月亮表面的环形山,这熟悉的景象让他眼眶发热。周围的钦天监官员们围拢过来,有人颤抖着说这是“窥得天机的神器”,有人则跪地叩首,称他为“星君转世”。
夜幕降临时,改良后的浑天仪终于调试完毕。当青铜齿轮咬合的瞬间,整个仪器发出嗡鸣,二十八宿的光芒透过镂空球体,在地面投射出动态星图。更惊人的是,仪器中心的指针开始自动旋转,准确指向即将出现的流星雨方位。围观的官员们齐刷刷跪倒,高呼“天人降世”,而周胤望着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握紧了藏在袖中的时辰罗盘——此刻的罗盘纹路全部亮起,如同在两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在城隍庙内,老织女的光茧仍在散发微光。命运织机虽然停止了悲鸣,但星核的光芒依旧黯淡。沈星晚突然意识到,周胤在古代的每一次创造,都在通过时空共鸣为织机注入新的能量。她操控光焰化作丝线,尝试连接两界的能量节点,当光丝触及老织女的光茧时,沉寂的织机再次发出清越鸣响。
而在周胤所在的时空,他的声名己传遍皇城。皇帝下旨召见时,他带着改良的星象仪踏入金銮殿。当仪器准确预测出三天后的日食,满朝文武哗然。他趁机呈上融合现代工程学的建筑图纸,提议用钢筋混凝土加固城墙——当然,在奏折里他将其称为“玄铁混土之法”。
深夜,周胤独自站在观星台,望着手中逐渐愈合的时辰罗盘。后颈的裂痕不知何时己停止蔓延,反而与罗盘产生了奇妙的共振。他知道,沈星晚一定在努力维系着两界平衡,而他要做的,就是将现代智慧融入这个古老时空,为修复时空伤痕寻找新的可能。
时空的涟漪仍在扩散,古法与新知的碰撞,正在这个错位的时空里,酝酿着一场足以改变两界命运的惊世变革。而沈星晚手中的光焰,此刻正化作纽带,维系着两个世界的微妙平衡。在某个不为人知的时空褶皱中,苏映的虚影浮现,她望着两界闪烁的光芒,轻声道:“真正的修复,始于文明的交融......”
(http://pfwxxsw.com/book/764172-10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pfwx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