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学堂里的燧发枪(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5章 学堂里的燧发枪(一)

 

川西的晨雾,是天地馈赠的神秘面纱,轻柔地覆盖在山峦沟壑之间。雾霭中,青草的清冽、泥土的芬芳,以及远处炊烟里若有若无的米香,相互交织,化作一只无形的手,温柔地抚摸着川西大地的每一寸肌肤。山峦在雾中若隐若现,轮廓变得柔和而朦胧,宛如酣睡的巨人盖着薄毯;田野被雾气浸润,泛着温润的光泽,恰似铺展开的绿色绸缎;屋舍的黛瓦白墙,在雾里时隐时现,仿佛水墨画中晕染开的笔触,弥漫着诗意与神秘。

新落成的学堂,在这片如梦似幻的雾霭中苏醒。竹篾窗棂被晨雾浸润得发亮,缝隙间凝结的细小水珠,在晨光的照耀下折射出七彩光芒,宛如镶嵌着无数颗晶莹的宝石。《三字经》的诵读声从窗棂间悠悠飘出,童音清亮而稚嫩,带着未经雕琢的纯净。“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字都像刚从清泉里捞起的鹅卵石,圆润而通透,在晨雾中打着旋儿飘散。远处军营传来的号角声雄浑嘹亮,“呜呜” 的声响穿透雾层,与读书声相遇时,仿佛两股不同流向的溪流骤然交汇,激荡出奇妙而和谐的韵律。

石虎屹立在高坡之上,玄色披风被山风掀起一角,露出腰间寒光凛凛的短刃,仿佛在诉说着他的威严与力量。他手中的黄铜望远镜擦得锃亮,镜筒上繁复的云纹雕花被得温润如玉,彰显着岁月的痕迹。他眯起左眼,右眼紧贴镜片,目光扫过学堂操场时,镜片折射的冷光与眼底的灼热形成鲜明对比。操场上,孩子们的队列参差不齐,有的新衣浆洗得笔挺,布料上还留着阳光烘烤的味道;有的旧衣打着补丁,针脚细密,是母亲熬夜缝补的痕迹。那个六岁的孩童尤为显眼,他的粗布短打洗得发白,却扎着根崭新的红腰带,像雾霭中的一抹跳动的火苗。当他喊出 “天下为公” 时,小脸涨得通红,脖颈处的青筋微微凸起,声音里带着破茧般的倔强,惊飞了树梢打盹的麻雀,也打破了晨雾的宁静。

“大人,墨汁用完了。” 清脆的童音打断了石虎的凝视。扎羊角辫的小女娃跑得气喘吁吁,陶罐上还沾着昨夜练字的墨渍,裙摆的泥点像是不小心打翻的颜料盘。她仰起的小脸上沾着汗珠,在晨光里亮晶晶的,发梢还别着朵野雏菊,花瓣上的露珠摇摇欲坠。石虎从怀中掏出红糖时,油纸包装发出轻微的窸窣声,红糖块棱角分明,在雾中泛着琥珀色的柔光。小女娃接过糖块,立刻塞进嘴里,甜意让她眯起眼睛,嘴角溢出满足的笑意,蹦跳着跑开时,羊角辫上的红头绳在雾中划出一道鲜艳的弧线,为这宁静的晨雾增添了一抹灵动的色彩。

走进学堂,祠堂改建的痕迹与新式气息在此激烈碰撞。梁柱间的旧匾额,“忠孝节义” 西个字己褪色斑驳,白漆覆盖处还残留着岁月侵蚀的裂痕,如同老人脸上的皱纹,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新刷的白漆尚未完全干透,散发着淡淡的石灰味,与墙角地球仪的木质清香交织在一起。地球仪表面绘制着五彩斑斓的大陆与海洋,赤道处的金色刻度在光影中明明灭灭,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外面广阔的世界,吸引着孩子们好奇的目光。供桌上的孔夫子牌位前,檀香青烟袅袅,烟雾在油灯的光晕里扭曲升腾,时而幻化成古代圣贤的模样,时而又消散不见,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而又神秘的氛围。

暮色降临时,学堂的油灯次第亮起。昏黄的灯光摇曳不定,如同一颗颗微弱却顽强的星辰,为学堂增添了几分温暖而又静谧的气息。老学究身着洗得有些发白的长衫,下摆打着补丁,针脚细密而整齐,领口处浆洗得发白,却一尘不染,尽显儒雅风范。他手持戒尺,指着墙上的《千字文》,声音时而激昂如战鼓,时而低沉如古琴:“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孩子们个个瞪大眼睛,听得津津有味,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突然,一个孩子像是发现了什么惊天秘密,激动得小脸通红,猛地站起身,伸出手指,指着课本大声惊呼起来:“先生,先生,这画里的火车会冒烟!” 他的喊声瞬间打破了教室里的宁静,众人的目光纷纷被吸引过去,投向那泛黄的书页。只见蒸汽机车的木刻画旁,歪歪扭扭地写着一行小字:“此物可日行千里,载粮百石”。这行字,就像一颗被用力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讨论起来,眼神里满是好奇与惊叹。后排的一个少年,眼神中闪烁着炽热的好奇与对未知的渴望,趁着先生不注意,偷偷地翻开夹在书里的《海国图志》残页。摇曳的烛火,如同一位温柔的画师,将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字迹,清晰地映在他那发亮的眼睛里,那眼睛里仿佛燃烧着一团熊熊烈火,是对新知识、新世界的热切向往与无限憧憬,也预示着新时代的曙光即将到来。


    (http://pfwxxsw.com/book/732146-6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pfwxxsw.com
平凡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