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郑县到新乡,又从新乡到九龙庙。
吱嘎~
房间的大门被推开,俞程的身影背着阳光出现在,沈复兴勉力撑起身体:“来了。”
“来了!”
俞程红着眼睛,缓缓上前,看着有些消瘦的沈复兴,硬是梗着脖子,没让眼泪掉下来。
“别哭,事情我都听说了,王博已经给我发了电报。”沈复兴伸手拭去俞程眼角的泪花:“你做的很好,真的。”
沈复兴努了努嘴,俞程拿过床头柜上的电报,竟然是王博劝诫沈复兴不要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很多事情,他们下属能够做好。
“刚才老王也来了,你的事迹如今已经传遍了郑县,沈夫人一怒为夫,厉害啊。”
随着沈复兴的调侃,俞程转哭为笑,轻轻捶他的胸口:“我是担心你,一年到头,从安南到桂南,又从桂南到重庆,然后转战豫北,你就不能停一下吗?”
“我还是那句话,这抗战不是一个人的抗战,委员长说全国一盘棋,不能光你沈复兴一个出风头啊。”
可话到这里,沈复兴却收敛神色:“时不待我啊,马上就是5月了,没时间了。”
俞程不解:“为什么5月就没时间了?”
“我没法跟你解释,必须在5月之前,把华北的日寇打痛,只有彻底打痛了,我才能放手一搏!”沈复兴目光坚定。
“哎!”俞程叹息一声:“我知道了,放心吧,最近我来照顾你的身体,小满笨手笨脚的,平时还行,现在这种情况,他不行。”
“你这是...要做我的马皇后啊?”
俞程脸上表情没绷住:“去你的,还想当皇帝?你想娶几个?”
不得不说,随着俞程的到来,让许多人都意识到了整个团队的问题。
如今的税警总团与各地的公署根本就算不上军阀,而是一种战区式的军管模式。
只负责前端,而不负责后端。
俞程的到来,逐渐开始解决后端的问题。
稳定度!
第一个搞定的便是李希烈,他与黄家大小姐的婚礼竟然是在俞程离开后的第三天直接在郑县办。
这两天沈复兴在俞程的照顾下,身体快速恢复。
老王也好,王博也罢,包括杨守义与戴安澜都在主动承担自己的义务。
每天传回来的电报都是事情的进展,不像以前,依靠沈复兴在总部运转。
很多时候,这些事情只是一片薄纸,捅破了,大家就会自动进入岗位成为庞大机器一部分。
而不是以前,只能依靠沈复兴来驱动。
李希烈的婚礼虽然仓促,但办得极为盛大。
婚礼进行到半途,一匹快马冲到门外,手中拿着电报交给沈复兴。
“报!税警一支队于昨夜佯装不敌撤出宁陵,日骑兵第四旅团第2大队于今日上午8时13分追击进入宁陵,今晚18时22分,杨支队长率部合围宁陵,全歼日寇骑兵第2大队600余人,缴获战马200余匹,为李参谋新婚献礼!”
此言一出,全场叫好。
没有比这更好的新婚礼物了。
在李希烈的婚礼上,俞程主动搭线,开始解决这些大老粗的个人问题。
一个个骄兵悍将们害羞的紧,倒是已婚的戴安澜与贾幼慧乐呵呵地看着老王几人害羞。
原本,这些是作为主官的沈复兴该做的事情,现在俞程主动帮他分担,让他省心极多。
特别是王博,在婚礼上遇见了一位读过《淮南鸿烈集解》的女人,两人聊着聊着竟然直接消失在了婚礼现场。
这让沈复兴大感不可思议,说铁树开花也不为过。
他去问俞程是怎么回事,俞程告诉他,那日她去公署找王博,发现他的桌上刚好放有这本书。
而她在大学见她的室友读过这本书,这不就巧了?
沈复兴嘴角一抽,脑子不自觉的就想起了《万里十五年》。
随着俞程的到来,整个豫北诸县开始爆发出更高的效率。
5月4日这天,沈复兴召集北伐前的最后的会议。
除了杨守义带着一支队继续在宁陵挑衅日寇,三支队在清风至安阳一线铺开。
九龙庙偏殿
面色逐渐恢复健康的沈复兴来到主位坐下,其他人很自觉分成了两排。
左首开始是老王、李希烈、张绪,还有坐在最后的王博。
右首开始是杨守义,戴安澜、沈金生、贾幼慧、廖肯。
新婚燕尔的李希烈很自觉地出现,没有躲在郑县的温柔乡。
沈复兴很满意现在所有人的精气神:“时间不多了,第五战区李长官那边已经与日寇接战,但情况很不好,哪怕有我们送去的物资,第11集团军据说已经被突破。”
老王起身将文件分发给所有人,这是之前都没有过的细致。
“不是让大家研究第五战区的结果,而是日寇学聪明了,李长官想复刻随枣会战,将日寇引入预设战场作战,但这次恐怕不会如意。”
随着沈复兴的话说完,不少人脸色凝重。
几个战区现在都有这样的毛病,一个战术有效就纷纷效仿,你也用,我也用。
到最后一败再败!
就是不长记性。
李希烈主动开口:“没错,这几天我看了桂南会战、长沙会战与随枣会战的记录,有一个很明显的信息。”
众人惊讶,你特么这几天不是新婚吗?
谁他妈的天天吹牛逼自己【豫北小马达】、【黄河一支枪】的?
还有时间看战报?
“咳咳!”
沈复兴轻咳两声,提醒大家好歹给李希烈点面子。
一个个上了岁数,难道不知道最后是牛累死吗?
李希烈老脸一红,点起一支烟缓解尴尬:“日寇的兵员素质在下降,但作战意志却有很大提升!”
嗯?!
所有人神色一凛,这种自相矛盾的说法是什么意思?
“进军之友,你们也可以称之为【行军丸】,小小一颗就能让士兵一整天精神振奋,处于高度亢奋状态,甚至让他们猪突攻击都会战死到最后一个人才会停下!”
李希烈掏出一个盒子,将里面的铁罐举起:“这就是【行军丸】,宁陵送来的,我又去看了宁陵之战的记录,日寇除后勤外,全员战死,连俘虏都没有。”
“在最后的扫荡作战过程中,我军损失近50人!”
众人愕然,所以这才能解释为什么,兵员素质明显下降的同时,作战意志力却还得到了一部分提升!
戴安澜从李希烈手中接过罐头,眼神中全是战意!
老王想了想,看向沈复兴:“应该给李长官发报,如果是这样,情况就变了,那支突破了第11集团军的日寇,可能会超出他的想象。”
沈复兴也极为重视:“张绪,马上急电李长官,说清楚。”
会议继续,敌我双方的战术现在极为清晰。
日寇企图向西靠近重庆,沈复兴这边需要稳扎稳打,打一块吃一块,削弱华北日军。
李希烈最后建议:“我们应该分成两个方向,一支队负责商丘一线,配合第五战区牵制日寇,三支队负责北线进攻,物资、兵员、补给也优先向三支队倾斜。”
“独自负责?”沈复兴问道。
“独自负责,总部给出战略要求与战术安排指导,具体交给三支队负责,多一级指挥,前线的机动性就会弱一分。”李希烈眼神肯定,他随后又补充一句:“我作为参谋处长,如果有需要,自然会亲临一线,协助戴支队长作战。”
意外,大大的意外。
沈复兴看着李希烈,有些不敢相信。
戴安澜笑着开口:“如此甚好,沈总团长,你要对兄弟们有信心!”
廖肯也说道:“是啊,如今的三支队,足够阻挡一面了!”
看着自信的【海鸥将军】戴安澜,【门门前十】廖肯。
沈复兴站起身,看向两人:“如此,这第四次北伐的首战,我便交给你三支队了,攻克邯郸,封锁太行山!”
戴安澜与廖肯也跟着起身,他向沈复兴敬礼:
“海鸥定然不负所托!”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http://pfwxxsw.com/book/669385-35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pfwx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