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怕了,我是真的穷怕了!
自从在九龙庙接到任务开始,有钱不敢花,有家不敢回。
我一个姓宋的,在那个姓孔的部门做事,这合理吗?
到岗的第一天,同僚们见我宛如瘟神,一个个避之不及。
谁说宋孔两家关系好的,有本事把宋子文与孔祥熙关一屋试试,最后出来几个活的!
我当时那个憋屈啊,又是请客吃饭,又是私下送礼,舔着脸拉拢那些蠢货。
每一笔钱都要报账,多一分都不敢给自己花。
拿着家主的名义,到处挖孔家的后门,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多贪一点吗?
这是欲望?
不,沈公说这是宿命,是国家民族需要我这么做!
你们知道天天抱着金条睡觉是什么滋味吗?你们知道吗!!
那才叫爱而不得!
到最后,那些钱一夜之间从我家里全部消失,只留下一张去往云南的机票。
我这才感觉到一阵轻松,回想起来,这好像...也是一种信仰。
一路混蛋长大的我,竟然干了一件这么光荣的事情。
昨天,我的孙子告诉我,孔祥熙心脏病发死了,只留下一个串串孙子。
孔家血脉断了,不像我,在安南有了三个孙子,哈哈哈哈哈!
----节选自《我在重庆那些年》,作者:宋邦彦
天亮了
太阳照常从东边升起,登上城楼照亮整个郑县。
以往早起的百姓今天却格外的慵懒,早市里也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胆大的摊贩,却是找不到一碗咸豆浆。
许是因为昨夜没睡好,不少百姓出门的时候揉着眼睛。
看着湿漉漉刚被清洗过的路面,脚步轻缓,似乎生怕踩到什么不该踩到的东西。
排水沟内的深褐色正在缓缓淡去,但那股若有若无的气味还是让人们有些害怕。
城北和平路边上的陈家巷情况就有些不太一样。
凌晨的时候这里突然走水,周边的百姓被挨家挨户敲门疏散,随后乌泱泱一群人从四面八方围了上去。
整个巷子的百姓都被安置到了空处,没人注意到,这次走水恰好只烧了一间房。
也没人注意到,救援队出来的时候多了一个人。
自作聪明的人总以为自己有后路,可往往那些后路都是别人给你的。
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多,得知亲眷邻居相安无事后,大家都很庆幸地开始了新的一天。
没错,城南有枪声响起,说不紧张那是假的。
夜间的抓捕行动有人甚至掏出了管制的冲锋枪,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运进来的。
虽然没抓到活口,但已经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他们来自金陵,自然是76号的人。
日谍、76号,当这些尸体与证明被李希烈与孔宣一起丢进军统豫北站办公室的时候。
石宏知道,自己除了死,就只能选择合作了。
识时务者为俊杰!
一个晚上,十几个仓库被封,城南的孔家商行、陈家商行等租赁的店面一起封停。
上午10时,郑县行政公署召开紧急记者招待会,王博与孔宣联袂出席。
此时,郑县城东因为连续的发展与税警总团的存在,与昆明、重庆一样,成为有驻外领事馆存在的城市。
只是行政级别很低,只有各国大使驻派的代表,只有莫斯科方面在这里驻派的是领事,但这也是上个月的事情,一个几乎明面上的通G机构,让沈复兴也很是无语。
《大公报》、《中Y日报》、《扫荡报》、《新民报》与《新华日报》等官媒几乎都出席,还有英美法的三家报社、7国代表。
用莫斯科遣华总顾问卡恰诺夫的话来说,现在的华夏有两个战争中心。
一个是以武汉为核心的长江南北争夺圈,主要是防守为主。
一个是以郑县为核心的豫北平原争夺圈,主要是进攻为主。
对此,他对这种战略极为认可。
每每见到委员长总会夸赞其在战略上的造诣,利用长江与重庆吸引日寇疯狂西进,让其欲退不能,加剧日寇消耗。
以整个西北为基础,选取豫北依靠太行山持续袭扰,打击日寇有生力量。
而这个北面的进攻核心:郑县,自然也就引来了国内外的各种关注。
行政公署的会议室内,王博见所有人到齐,扶了扶眼镜一本正经开口:
“各位早上好,昨夜我郑县行政公署得到线报,有人里通外国,意图在郑县与焦作制造恐怖袭击。”
说完,王博抬眼看了看台下众人的表情,特别是几国代表。
因为在昨夜最后的行动中,他们抓到了一个不该抓到的人,现在已经送往九龙庙了。
“扬子商行郑县总经理马晓东,勾结日寇,倒卖重要军火,意图颠覆政权,于昨夜在冠军楼被击毙!”
轰!
台下的记者顿时愣住,这是什么意思?
不就是前两天抓了又放掉的扬子商行马晓东吗?
他们可是都记得那日在看守所门口两排商贾、士绅整齐列队迎接他的大场面。
可以说,那天的马晓东可是狠狠打了郑县公署与税警总团的脸。
怎么说死就死了?
还大张旗鼓的通报?
王博故意停顿,就在看台下众人的反应,很明显,有两人的态度显得很惶恐。
他还是面无表情,双手缓缓下压:“人证物证俱全,我们在焦作的扬子商行仓库发现了12门75毫米山炮,超过40门迫击炮!”
轰——!
台下又是一阵喧哗,这个规模的武器是一个商行可以运作的?
所有人都带着有色眼镜看向台上的王博,那意思:你可以再假一些,怎么不说杨子商行倒卖坦克呢?
但王博的声音不停:“在昨夜的突击检查中,现场抓捕多名关联企业负责人,很可惜,在抓捕行动中,对方企图争夺枪支,被全部击毙。”
咦~~
又是灭口,但这次台下的声音少了许多。
税警总团的雷霆手段已经吓到他们了,谁也不想成为下一个。
但《大公报》的记者很气愤,他很想举手,告诉台上的男人:你们这样是在消耗沈复兴积累起来的人品!
不过王博没给他机会,他翻开下一页,向后挥了挥手:“把人带上来!”
只见士兵们押着下木、濑户环奈与波多野结衣一起出现,三人都换上了新衣服,但头上竟然没有被黑布罩住。
就这么赤果果的暴露出来!
三人相当配合,也没办法不配合。
当李希烈将两人分开后,很快就解决了问题。
问:如何让一个男人对你唯命是从?
“下木先生,你也不想濑户环奈小姐...”
如何让一个女人对你自愿献身?
“濑户小姐,你也不想下木先生...”
李希烈:无他,唯手熟尔!
等三人出现,王博丢下重磅炸弹:“侵华日军,华北五省特务机关,豫北支部郑县情报科下木科长,这两人是他的下属。”
轰——!
台下众人愕然,竟然抓到了活口??
王博不管台下的惊愕,字正腔圆地继续念道:“哦,负责人是河野又四郎中佐,大家应该很熟悉。”
很熟悉?
所有人的注意力再次被吸引,就在大家思索之际,王博淡淡开口:
“猜对了,就是皇姑屯事件的参与者!”
他耸了耸肩,示意将人带走:“但很幸运,我们原以为是杨子商行勾结日寇,正好暹罗事务司孔专员出现,帮我们及时分辨,此次通敌卖国事件,乃马晓东及其党羽所为。”
孔...孔专员?
一阵聚光灯闪过,特地换了合身中山装,竖着标准大背头的孔宣装模作样上前两步轻轻挥手。
那副冷酷的模样,似乎在说是我挽救了孔家。
“孔专员还将仓库里的积存的300万斤粮食,按照市场价卖给郑县公署,作为对于税警总团的支持。”
孔宣还是那副铁青的脸庞,让人以为这是他被迫的做出的解救孔家的手段。
说到这里,王博默默后退两步:“接下来有请孔专员...”
那意思很明显,记者们可以提问了。
《扫荡报》的记者率先举手:“请问马总...马晓东真的通敌叛国,证据确凿吗?”
孔宣沉着脸:“没错,马逆意志不坚,受到日寇蛊惑,这些行为都是他的个人行为,与杨子商行无关!”
有端倪,听说这个孔宣是孔家送去安南的,当时在仰光可是大有作为,成为孔家下一代的新星之一。
当时还以为沈孔两家有联合的迹象,现在看来,在利益面前,都是虚妄。
《新民报》的记者举手提问:“请问杨子商行囤积那么多粮食,是为了高价倒卖吗?”
孔宣眼神一冷,当初在仰光的气势被他拿了出来。
只见他微微抬头,站在台上俯视那名记者声音冰冷:“你叫什么?”
卧槽!
这是要干嘛?
恐吓?报复?
王博没想到孔宣这么快进入状态,立马上前打圆场:“根据我们缴获的情报与文书,这些粮食在杨子商行内部属于...”
可此时,孔宣完全站在了孔家的立场上,他背对王博,忽然横向伸手打断了对方的话。
“杨子商行已经表示,会将粮食平价卖给郑县公署,马晓东?哼,他不过是受到日寇蛊惑,对此,我们要求郑县公署与税警总团加强对于郑县的管理。”说到这里,孔宣对着那《新民报》的记者冷笑:“对于来到郑县的闲杂人等,要好好管理才是。”
话到这里,其他人已经不敢再问了。
事情没什么可怀疑的,就两人这个态度,不管孔家与杨子商行有没有通敌卖国,但税警总团将事情捅出来,双方便已经结怨。
第二日
重庆来电,孔家急召孔宣回家。
没过多久,一条惊爆消息就从孔家传出。
孔宣将从安南事务司调离,名义上的说法是害怕沈复兴报复。
但孔家给他安排的职位是四联总处的秘书长,协助孔祥熙处理四大银行的协作。
此时,孔祥熙一人身兼多职,行政院副院长、财政部长、中Y银行总裁,兼任四联总处副主席。
而他身边最亲近的人就是女儿孔令伟,担任他的秘书。
没错,就是无恶不作的孔二小姐。
当街枪杀交警、与龙三公子当街对射、开车撞击士兵、逼陈济棠夫妇为她的狗让座。
私拆何应钦急报,导致军情延误,部队遭受损失。
这些都是她干的事情。
现在,孔宣因为【郑县决裂】事件,成为了孔大公子与孔二小姐之下的第三人。
早在孔宣回重庆之前,王博悄悄塞给他一张纸条,让他看完吞下。
“我会全力扶持你做孔家的话事人!”
(http://pfwxxsw.com/book/669385-35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pfwx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