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惠及至少三代
“我滴个天,竟然还有这样的。”
徐家大伯母觉得今日长见识了,忙跟她说:“朝笛,你娘家这思想太落后了,当地完全没有跟上新时代发展。”
“朝笛,我们家绝对没有这种思想,不管男孩女孩,优秀或平庸,我们都喜欢。”
“我们挑选儿媳孙媳,看女婿孙女婿,在乎的是品行,只要品德好思想端正,徐家上上下下都会欢迎加入我们家。”
徐奶奶也有七十多岁了,见过很多重男轻女的案例,但她不认同这些想法,“要是我孙女考出近乎省状元的成绩来,家里这些不如她的孙子,全部来给我出力出钱送她读书。”
梁朝笛之前就听林君雅说了徐家的事,他们的思想观念真的很好,她都羡慕徐峰出生在这样的家庭。
钱叔在旁边喝着酒,笑着说:“我女儿要是能考上大学,老子我砸锅卖铁卖血都要送她出去。她出去了,将来迟早会帮衬家里,拉扯下兄弟,这日子不就好过起来了嘛。”
“对啊,兄弟姐妹间团结互助,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其他人集体出力推一把,你上去了,再回来拉一把其他人,拉一个上一个,最多十年这个家族就会翻身。”
“这孩子学的是西医,将来动手术开刀的外科医生,我们县都只有一个医生能动刀呢,这样优秀的闺女,他们当父母的迟早会后悔的。”
“握手术刀的外科医生,那都不是铁饭碗,是长久的金饭碗,还能惠及至少三代,你们家峰子眼光是真的好。”
“朝笛她爸妈不疼,我们家疼,这样的宝贝可得供着。”
“之前林君雅被孟家抢走了,我还可惜来着,还说过峰子这侄儿连近水楼台先得月都不会,哈哈,现在峰子总算开窍了,把林君雅的同桌给带回来了,这安排挺好,非常好。”
“......”
徐峰早就料到他爸妈会喜欢梁朝笛,之前还想着他们可能会介意她娘家的事,本还想了一系列的说辞,结果一句话都没派上用场。
他们两个是自由恋爱走到一起的,徐家所有的长辈都同意支持,吃完饭就商谈订婚的事了。
梁朝笛本是不打算通知娘家,但徐家父母及爷奶不同意,她嫁到家里来,徐家不能失了礼数,该有的礼节流程不能少,绝不能做失礼的事让人背后议论是非。
“峰子,我们过完年后去趟青港拜访,你向朝笛了解下当地彩礼行情,我们准备稍微高点,像三转一响之类的备齐。”
“虽然朝笛父母有重男轻女思想,但无论如何生养了她,还供她读书到成年了,我们不能不跟他们见面相商婚事就将人带走,这该有的礼数必须到位。”
徐父说的这些事,徐峰早跟梁朝笛说过了,该问的都问过了,“青港彩礼比我们这边低,我本是打算暑假去一趟。”
“别拖到暑假了,过完年就去,我去单位请半个月假,陪你们一起去。”
儿子的终身大事,徐父自然是要出面的,又问未来儿媳妇:“朝笛,南城有直达青港的火车吗?两地有多远?去一趟要几天?”
“两地有将近一千五百公里,没有直达的火车,我上次来读书是坐火车到汉城,再从汉城转车到南城的,总共坐了46个小时。”
“整整两天啊。”
钱叔微惊,转而又笑了下,“你老师建议你离家远一点,你这选得可真远啊。”
梁朝笛抿唇微笑,声音轻柔:“省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尖子班在东省只招一个人,比我高两分的状元报读了清大,我正好想学医,班主任告诉我省医大尖子班的老师全都是国外名校请回来的顶尖医学教授,这个班毕业的学生将来前途无量,我当时没考虑其他的,果断就选择了这里。”
“其实以她的高考分数,清大京大及京都海城名校随便选。”徐峰补充了句。
“峰子,你素梅婶子有没有提过要回趟娘家?”徐母突然问起。
“没听她提过。”
徐峰摇头,他知道他妈的意思,说着:“素梅婶子是在青港出生,小时候在那边生活,好像是七八岁就去了庐阳生活,她娘家人如今应该是在庐阳。”
他们母子俩说的话,梁朝笛听懂了,“阿姨她跟娘家断绝来往二十多年了,她跟我说过,早在她母亲去世前,青港的亲戚就都移民去M国了,后面再没有来往,全都生死不知。”
“哎,她也是个苦命的女人。”徐母叹了口气,又问:“他们今年回县城过年吗?”
“不回,谨为哥半年前被调去羊城军区工作了,要在那边工作一年才能调回南城,林君雅今年去那边陪他过年,买好了后天的火车票。”
“孟副书记姐妹俩都买了新房子,明天乔迁搬家,两家今年要在新房过年,邀请了林叔他们一起过年。”
徐母又问了句:“你林叔他们没买房子吗?”
“暂时还没买,孟副书记他们买的是两三层楼的洋房,离他们机关单位较近,林叔他们开的早餐店离那边有些远。林君雅本想给她父母也买一栋,但他们说距离太远,来回跑不太方便,打算在早餐店附近买一套房子。”
“他们店里生意好,估计早就是万元户了,林君雅不想买套间,想买宽敞面积大的洋房,应该一直在等房子消息。”
徐峰之前问过林君雅这事,想着她现在的身家资产,感叹了句:“三年前,她还在为她妈妈的医药费愁眉奔波,现在啊,她已经成为了富姐,赚的钱估计都数不清了,我估计全南城除了她师傅靳大夫,属她最有钱了。”
“她不是只开了个批发部吗?批发部这么赚钱?”徐家大伯母凑过来问。
“她的批发部很大,上百号员工,车子都十来辆呢。另外靳大夫开了日化厂、药材加工厂,现在又在南城开了个五百多人的药厂,林君雅全都投钱占了份额,额度还不小呢,估计仅次于她师傅。”
“还有,江家在南城有权有势,他们那边还开了不少产业,好像开了书店和印刷厂,林君雅投资入股占大头,每年最少赚十万。”
(http://pfwxxsw.com/book/647875-38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pfwx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