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攻,守
晚上九点整,洲南港口。
连卓查看了侯总监发来的照片和信息,返回船舱,轻声轻语,“祁家走了。”
这艘船挨着码头趸船停泊处,体型较小,在这个位置不易察觉,方便近距离观察入港人员和装卸的货物。
靠窗座位上的男人正闭目养神,一双腿大敞开,黑衣黑裤,气势凌厉。
“他们闹了一整天。”连卓继续汇报,“宣传部和纪检部还在开会商量对策,侯总监说,董事会向董事长施压,要么立组调查,要么罢免您。”
男人仍旧没说话。
“侯总监拦住了几家媒体,可祁家长了教训,明天只会闹得更大…”
“皇嘉国际被章家带走的那两个人,再出现了吗?”
连卓叹气,“还没有,章部长这是准备做什么,用这两人给严先生顶罪吗?”
“通知郑塬,凌晨突袭皇嘉国际会计部查账,越快越好。”
他立时反对,“码头探子说了,今天咱要扣下的那艘船上鱼龙混杂,光凭自己人远远不够,而且没有武器,没有公函,郑副主任得留下才合规。”
“我现在还在乎什么合不合规吗。”蒋璟言睁开条缝,轻描淡写的口吻,“严柏青知道我和郑塬会盯紧关于钱庄的一切,他在那儿,就说明我也在,码头这里才会松懈。”
他坐起身,揉捏鼻梁,“至于武器,孟鸿文有资本火拼,但章庭不敢。”
“华盛的会议,您参加吗?”连卓担忧他被万人讨伐,耐心讲道理,“董事长给您打电话,您好歹接一下,免得那些人胡乱揣测,给您扣莫须有的帽子。”
“不去,不接。”蒋璟言磕出一支烟叼着,身后玻璃外海面卷起风浪,平然增添了几分邪气。
他塞打火机时碰到内兜的钱夹,顿了顿,拿出来翻看里面的相片。
小姑娘没看镜头,哭丧着脸,一袭金色无袖旗袍衬得人晶莹剔透。
是陈清十八岁演出结束后两人的合照。
她第一次登台演出,不算正式,但罗太太还是专门定制了演出服,高调到极致,她穿着难为情,下台后慌忙要躲,被强行拉回来拍照。
那些年他避嫌,陈清也牢守分寸,合照竟然只有这一张。
连卓看他心不在焉,按捺不住,皱眉沉声,“严先生是想让您彻底失了人心,您也该为自己——”
忽然,对讲机那端传来嗡嗡的噪音。
他熄了灯,潜低了身子,扑到窗户边张望,“上货了?”
“一辆重卡,一辆越野,都是套牌车,还没见到人。”
蒋璟言收好钱夹,神色凝重,“稳住,卸货开船后再动手。”
“明白。”
在外部署的皆是探子和保镖,连卓心里没底,回头,“章部长那么胆小怕事的人,不会派自己人来吧?”
“谁来都无妨。”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连卓握着对讲机,脑门渗汗。
一小时后,探子终于有了动静,“蒋先生!人和货一切正常,他妈的!我们被晃了!”
蒋璟言一双眼如同猎鹰,盯着夜色中某点不放。
……
陈清起了个大早。
佣人说戏班子五点进院儿,她六点半到餐厅用早饭。
本来姑婆回来,她理应去问候,大保姆来传话,老宅有客人,于是作罢。
早饭后,陈清去前厅。
李瑶在那儿等了十多分钟,见着她,急匆匆迎上来,“闹事的人在华盛待了一整天,今早又去了,带了媒体,没哭没喊,只在集团总部对面摆大字报,没收一个就再摆一个新的,蒋先生没露面…”
陈清沉吟不语,片刻后,她抬头,“看来我的话,你都听进去了。”
李瑶嗫嚅,“我知道你是为我好,爸爸认罪,他有机会活,妈妈充其量是窝藏罪,也有机会活,在逮捕之前坦白,可以争取宽大处理,清儿姐姐,你是这个意思吗?”
她双眼清明,看得陈清心窝抽痛。
算起来,李瑶今年刚满十八岁,经历了常人所不能承受的事情,因父母的错误,如过街老鼠般躲藏了七年,即便她懂事后了解到当年的真相,也只是个被吓怕了的孩子。
“今天我需要你帮忙。”陈清牵起她的手,“唐家下个月有喜事,我们借住,得准备个贺礼才行。”
天光逐渐大亮,后山戏台佣人忙进忙出。
戏班子一共20人,演员12人,虽是唐家调查过背景的人员,陈清还是让李瑶换上唐家佣人的装扮,防止有人浑水摸鱼,暴露她的身份。
“手上的功夫还记得吗?”
李瑶一愣,瑟缩着低头,“脑子记得,但没机会练习。”
陈清带着她在观众席落座,“没关系,来得及。”
按惯例,老宅的管家要听戏班子把节目单唱一遍,若入得了耳,再请姑婆。
中场休息时,陈清让佣人跟管家传话,问能不能增加一场合奏曲,让来道贺的宾客换换口味。
不多时,管家绕过第一排,来到她面前,略一欠身,“陈小姐,老夫人跟我们打过招呼了,戏班子有您照看着,想加什么节目,我去跟班子说一声就得。”
“不是他们加。”陈清站起,乖乖巧巧小幅度鞠躬,“麻烦您安排,是我要上台。”
管家显然没意料到,眼睛瞪得极大,“这哪儿成,您还——”他刹住话头,“您是唐家贵客,这不合适。”
“我和萧公子认识不是一两天了,我们之间不用讲那些虚的。”
管家为难,迟迟不点头。
陈清思忖半晌,“这样,您先听一听,如果上得了台面,也算是我给姑婆准备的惊喜,行吗?”
好说歹说,总算是留了时间给她发挥。
戏班子走南闯北,阅历极深,她上台报了曲目,直接可以上手。
坐下时,她瞥了眼琵琶手,敛眉。
“瑶瑶,《盛世国乐》,这是你练过的,回忆一下。”
李瑶紧紧抿着唇,向前倾身,一脸专注。
陈清全身心投入到曲目中,这戏班子伴奏团老练,不光可以配合她的节奏,还能在细节上做调整,把气氛推至高潮。
《盛世国乐》讲的不是婚姻,不过好在气势恢宏,符合唐家的地位。
一曲终,陈清回身跟伴奏团鞠躬道谢。
“姑娘年纪不大,竟然跟得上我们。”另一位同为二胡手的男人大笑称赞,“怎么样?考虑一下,进班子再历练历练!”
陈清刚要回答,琵琶手起身,“得了二叔,小姑娘白嫩的,干嘛非吃这份苦。”
她打量着这个女人,谦逊笑,“练琴的苦都吃了,早有准备。”
琵琶女勾唇角,手掌朝上托起她手腕,“刚才听姑娘的弦似乎有些松,我帮你调。”
陈清不动声色随她下台,顺势找到五米外保镖的位置。
“别紧张啊。”琵琶女捏着嗓子,腔调讥讽。
陈清目不斜视望前方,“华眉有本事,能把你送进来,你有本事拿我怎样?”
琵琶女愕然,脚步停滞。
(http://pfwxxsw.com/book/606179-28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pfwx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