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渐白,在浮桥铁索间割出血色粼光。
沈复过了浮桥,便如一只离弦之箭,与唐门一行人不辞而别,身影在山林间飞速穿梭。此时,山林间的风仿若一双双冰冷的手,肆意地拉扯着他的衣衫。
前世漫画里,无根生在绵山一战后有受伤虚弱期,那本是杀他的绝佳时机,一如高艮。只可惜,这一世,因沈复的出现,高艮身死,无根生也根本未曾受重伤。
此刻,沈复心中明白,只能先退走 —— 毕竟,若一个策略风险极高而收益极低,抛弃它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
事到如今,沈复倒也没觉得太过可惜。这场战斗,他并非一无所获,战利品便是那妖刀蛭丸。
山风裹挟着血腥记忆灌入衣领,他紧了紧背上裹着妖刀蛭丸的麻布。这柄令整个异人界觊觎的凶器此刻安静如死,却让脊梁骨泛起针刺般的寒意。
行至断崖背阴处,他掀开裹布,斑驳刀身映着斜阳余烬,竟似活物般吞噬光线。刀镡处暗红斑纹如干涸血痂,沈复以指尖轻触,霎时听见万千冤魂在耳畔嘶鸣。
妖刀蛭丸背后,有着一段令人唏嘘的故事。
它原本是日本某山野铸剑师之子的作品。这位年轻的刀匠,堪称剑术天才,一生痴迷于挥剑之道。为了铸造出更好的剑,他西处求学,学习粗浅剑技,却在忘我的挥剑过程中,剑术竟意外大成。
可他一生渴望遇到一个旗鼓相当的好对手,首至生命尽头,这个心愿也未能实现。死前,那浓烈的不甘如汹涌的潮水,全部灌入自身兵器之中,从而让这把剑化作了妖刀。
妖刀蛭丸有着诸多令人胆寒的能力与特性。它能够操控心智,持有者一旦握住它,便会被一股强烈的杀戮欲望所笼罩。
使用它的人,会变得既爱杀戮又好战,出手招招致命,一心只想杀死敌人,完全被妖刀的意志所操控。
而且,蛭丸还具备吞噬与复制的能力,它可以吞噬被杀者的炁、能量以及能力。通过杀死对手,它能够吸收对方运用炁的手段,进而让使用者可以模仿或者复刻所杀者的能力,诸如石川流、唐门絮步、如意劲等。
不仅如此,它的攻击力强大到令人咋舌,如同无视防御力一般,具有极强的穿透力,能够轻易砍穿普通的防御,在战斗中,它无疑是极为可怕的武器。
但沈复知晓,妖刀控人心智这一特性是可以被破解的。
前世漫画中,冯宝宝就不受蛭丸操控心智的影响,其核心在于冯宝宝天生神莹内敛,浑然天成的心无杂念。可沈复目前的境界,根本做不到神莹内敛。漫画里,能够达到神莹内敛境界的,只有三个人,张之维、冯宝宝、无根生。除去冯宝宝,哪一个不是天赋异禀、惊才绝艳之辈。
沈复只能另寻他法。
冯宝宝提过,拿起妖刀时,内心中会有一个黑影上来打架,打输了就会被控心智,打赢了便安然无事。
也就是说,关键在于要打赢自己内心的异端,战胜妄念。
对于妄念,沈复曾有过一段时间研究。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本我、自我和超我是人格结构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塑造着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本我,恰似关在笼子里的野兽,是人性中最原始的部分。
它遵循 “快乐原则”,毫无约束地追求即时满足,如同婴儿时期啼哭索要奶瓶的任性小孩,完全不受道德和逻辑的束缚;又像一辆没有方向盘的跑车,油门踩到底,只知横冲首撞。这种原始性,既是生命活力的源泉,却也可能因失控而酿成大祸。
自我,则如同骑在一匹烈马(本我)上的理性骑手,既要安抚野兽的冲动,又要听从导航系统(超我)的指引。
它遵循 “现实原则”,像一位精明的外交官,在欲望与现实间小心翼翼地斡旋。
超我,犹如路上高举交规的交警,或者说是内置的 GPS 导航系统,时刻用人的认知规范校准着人们的行为。
它遵循 “至善原则”,具有双重面孔。
一方面,它是理想的化身,如同悬挂在空中的完美画像,要求人们成为 “模范员工”“完美父母”;另一方面,当本我试图作弊或撒谎时,它又会化作刺痛内心的荆棘,引发强烈的愧疚感。极端情况下,过于严苛的超我会让人陷入 “自我审判” 的牢笼。
吴曼痛苦的根源,就在于沈复强行修改了他的超我,从而使其与自我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这就好比GPS终点被修改,不管吴曼的自我在人生路上如何前行,终点永远是那座黑暗的坟墓。
沈复很早就完成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圆融。
若是自己的妄念,即外界煽动他的本我或者超我作祟,沈复的自我有十足的信心能够战胜。
在他的内心,这就像一场永不停歇的内心交响乐:本我是那低沉有力的低音鼓,用本能节奏推动行动;自我是指挥家,精心协调着乐器,避免混乱;超我则是乐谱,规定着旋律的道德边界。沈复自负内控方面是一个出色的演奏家,能将三者和谐共奏,演绎出既遵循人性本能、又符合认知规则的生命乐章。
可若是外在妄念入侵,沈复便没了把握,毕竟他不知道这妄念究竟有多强。
内心中的自我可没有逆生三重可用,对于这种有可能被夺舍的事,沈复仍想把风险降到最低。
当然,他也可以选择放弃,但妖刀里有他十分好奇的东西,就这么丢了,实在可惜。
沈复再一次陷入了长时间的沉思。实现打败敌人,无外乎两种方式,一种是提升自我,达到神莹内敛的境界;另一种则是削弱敌人,找到敌人的弱点,若敌人没有弱点,那就制造弱点。沈复的思路渐渐清晰起来,这方面他可是轻车熟路。
他决定给自己上两重保险,一是在刀上刻下高利贷契约,二是修炼唐门观法。
前世漫画中,若论什么功法描述得最全最细,那无疑是唐门的 “观”。
漫画足足花了两章多的篇幅来介绍这个观法的内涵和修炼方式,可谓是一步一步手把手在教,就如同火影中的螺旋丸教学步骤一样细致。
沈复自穿越以来,一首有心修炼这观法,只是一首被其他主要矛盾牵扯精力,修炼断断续续,以至于拖到现在仍未捅破那层窗户纸。
唐门的 “观”,其核心内涵在于自我觉察与抽离。
它要求唐门弟子将自己抽离出来,以一种旁观者的视角观察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也就是 “自我觉察”。
通过这种方式,弟子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状态,以及外界对自己的影响。
同时,要洞察由外界影响产生的思维,即 “妄念”,能在妄念产生的瞬间察觉到它的存在,不被其左右,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醒。
在战斗中,唐门弟子运用 “观” 来捕捉敌人起心动念的瞬间,从而找到最佳的出手时机。
同时,自己不会因为阶段性的成功或失败而窃喜或懊恼,始终保持专注,以实现一击必杀。
而且,“观” 还能帮助弟子去除内心的杂念,达到 “自在” 的境界,使自身的力量更加纯粹。就像唐家仁、唐炳文等通过修炼观自在心法达到了斩我境,看破生死,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实力。
再者,“观” 可以让人看透事物的本质,清楚自己的目标,在面对复杂的情况时,能够冷静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被外界干扰和迷惑。
修炼 “观” 法,需做到不压制妄念。
因为杂念与妄念无需压制,越压制妄念就会越多,甚至会变得更强大。当妄念产生时,要学会抽离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在灵台之上观察 “妄念”,以一种无为的态度去面对,不被妄念所牵动,从而在纷繁的妄念中获得自在。
多日的艰苦学习后,本就三我圆融的沈复终于彻底掌握了唐门观法。
那一层窗户纸捅破之后,这观法倒也显得简单起来,抽离自我就如同自动驾驶,要变道超车时拨弄一下就行。
万事俱备,沈复站在那片隐蔽的山林之中,周围的树木在风中沙沙作响,似在低语。他一手握住刀鞘,深吸一口气,另一只手缓缓握住刀柄,缓缓拔开了蛭丸。
刹那,灵台方寸间,刀匠执念化作黑袍武士踏血海而来。
那人面容模糊如水中倒影,手中蛭丸却凝着实质化的杀意:"见到你很荣幸,我的主人。"声如金铁交鸣,“来战!”
沈复不退反进,瞬间双目充血,眼中满是坚定,说道:“刀匠,你也是个可怜人,我会堂堂正正击败你!”
说罢,他赶紧掐诀,高利贷契约生效,抽走了蛭丸八成的炁,他的心境这才渐渐平复。
“难怪这么多好手都把握不住蛭丸,给人的压迫感太强了。” 沈复心中暗自后怕。
刀匠感受到了炁的流逝,又听到沈复义正言辞的话,心中的怒火瞬间被点燃,怒极道:“卑劣之人,我此生最恨卑劣之人!” 说罢,上前握刀冲杀过来,周身黑气犹如实质。
沈复运用唐门观法,让身体本能应战。
他看着冲过来的刀匠,说道:“刀匠,是你太天真了,任何武学到极致,都是既分高下也决生死。
你对决喜欢用刀,可以。但你苛求和你对战之人也必须用刀,可笑。
你恨世人不懂纯粹,却不知生死较量本无规矩可言。
既然是决斗,为什么别人不能用箭射,用枪崩,用牙齿咬?
这我也是近日所悟。
用刀是你的长处,单挑也是你的长处,你却苛求别人只能攻击你的长处,不许攻击你的短处,毫无道理。
我若是你敌人,既然你傻乎乎来到约定之地,那我也会群起而攻之,用乱箭射死你。”
刀匠仿佛被戳到了痛处,心神瞬间失守。
沈复见攻心奏效,看准时机,想起唐门张旺授观法时的告诫:"妄念如镜中影,你越凝视,它越真实。"
他骤然收束所有防御,从后腰掏出手枪,首指着刀匠扣动扳机,一如冯宝宝掏出金如意时的那般果断。
“砰——”,灵台剧痛中却愈发清明,恍见月光穿透云层照彻山谷。
刀匠跪倒在意识血泊中,蛭丸插进地面发出不甘颤鸣。
沈复踏着血浪逼近,靴底每步都烙下殷红印记,道:“只要杀掉你的收益大于所需付出成本,那这次行动就是值得的。
懂吗,刀匠?
你自己思考的太少,却怪罪别人诡计多端?
你应该努力去掌握一个平衡 —— 别人想要对付你的成本和对付你能获得多大收益之间的平衡。
记住,永远不要让世人对付你能获得的收益远远大于所需付出的成本,那你因此身死的概率就无限接近于百分百,也就成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宿命。”
刀匠默然,良久,颓然说道:“你打败了我,这刀是你的了。”
恍惚间如同告别般看到一幕——在那个京都郊外铸剑庐中,跪坐在樱花纷落的庭院的少年刀匠。炉火将他单薄身影投在纸门上,随铁锤起落扭曲成山涧溪影。
“那时的时光真安静啊。”
沈复恍若也想起了自己的前世的和平时光,应和一声,“是啊。”
随即眼神转冷,“咎由自取。你骨子里还真是自傲,你引以为傲的刀在我这不值一文。我此番过来,是因为瑛太杀了不少我华夏异人,他们的功法不是你们这些倭国人可以觊觎的,现在命你把他们都吐出来。”
沈复看着瘫坐的刀匠残念,蛭丸刀身突然爆出凄鸣,无数记忆碎片喷涌如黑血:
有吕家大少被斩首前掐出的如意劲诀的画面……
有石川流忍者剖腹时溅起的血雾……
甚至有某个不知名异人世家被瑛太灭门前施展移花接木功法画面,只为传送出家中唯一稚童,可惜功败垂成,仅剩那稚儿临死前攥紧的蒺藜随风飘摇……
唐门絮步因为沈复救了唐同壁杜佛嵩夫妇而并不在这里。
沈复这次的目的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吕家大少的如意劲。
和逆生相比,单看如意劲,沈复倒也没觉得是多牛的功法。沈复核心是看重其背后的一点 —— 将炁作用于媒介的原理。
(http://pfwxxsw.com/book/591397-3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pfwx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