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最被低估的皇帝,李治!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78章 最被低估的皇帝,李治!

 

【首先,我们来盘点唐朝的明君!】

【唐高祖李渊没啥好说的,唐太宗李世民咱们也讲过了。】

【所以就从唐高宗李治开始说吧!】

“这唐高祖李渊,倒也算是历史上最没有存在感的开国皇帝了!”

明成祖朱棣抬头看着天幕,唏嘘不己地说道。

其实,按道理来讲,李渊也算是一位雄心壮志的明君。

奈何他在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之间犹豫不决,在这件事上犯了糊涂。

导致出现了李世民和李建成的玄武门对掏,也让李渊成为了历史的悲剧。

“罢了!”

“没有就没有吧!”

太上皇李渊目光略显失望地看着天幕,嘴上却还在逞强。

对于这个结果,他并不感到意外。

但是,他却感觉失落无比。

明明是他建立的大唐,可是现在他怎么反倒成了外人?

【唐高宗李治,是唐朝第三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母为文德皇后长孙氏。】

【李治的统治时期,是唐朝国力鼎盛、疆域最辽阔的阶段,但因皇后武则天后期掌权称帝,其历史贡献常被后世低估。】

“皇后称帝?!”

“后世竟然还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秦惠文王赢驷顿时一惊,难以置信地说道。

唐朝竟然诞生了一位女帝?

这也太让人吃惊了!

“女帝……”

一旁的芈月也被震惊到了,在心中不断地念叨着这两个字。

后世女子也能当君王吗?

这武则天又是怎样的一个女人?

芈月的心脏怦怦首跳,额头冒出一层细汗,拳头不自觉地攥紧了。

“什么?”

“女子掌权?”

“这也太匪夷所思了!”

“礼崩乐坏啊!”

“这成何体统!”

……

秦朝之前的古人顿时炸开了锅,纷纷震惊不己地说道。

由于天幕降临的比较晚,他们之前并不知道武则天的事情。

这次看到天幕说女帝,他们大多数人都感到荒唐和难以接受。

女子为帝这件事,他们怎么想怎么觉得逆天!

【李治生于长安,幼封晋王,性格宽仁温和。】

【因长兄太子李承乾谋反被废、次兄魏王李泰夺嫡被贬,李治作为嫡三子被长孙无忌等重臣拥立为太子。】

【他深得唐太宗宠爱,亲自教导治国之道。】

“哼!”

“小九不过是捡了便宜罢了!”

魏王李泰脸色涨红,咬牙切齿地说道。

在他心中,唐高宗这个皇帝的位置,本来应该是他来坐的!

而李治,不过是窃取了他皇位的无耻小贼!

【649年,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驾崩,22岁的李治即位,次年改元“永徽”。】

【李治即位初期,在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贞观老臣辅佐下,延续了唐太宗时期的政策,勤于政事,体恤民情。】

【这一时期政治清明,经济持续发展,人口增长,社会安定,史称“永徽之治”,被认为是贞观之治的延续。】

“咦?”

“稚奴貌似做的还不错!”

唐太宗李世民一愣,露出惊讶的表情。

之前天幕讲李治腹黑的时候,他还以为李治是个只注重权力斗争的昏君呢!

【李治的“废王立武”事件,是唐朝政治权力斗争的关键节点,核心目的是通过废黜王皇后来打击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集团,巩固自身皇权。】

【王皇后出身太原王氏,其外戚集团与长孙无忌关系密切。】

【长孙无忌在永徽西年借“房遗爱谋反案”打击异己,导致吴王李恪等宗室被冤杀。】

【李治虽为皇帝却无力阻止,导致君权与相权矛盾激化。】

“长孙无忌这是飘了啊!”

房玄龄看到这里,放下茶杯,不咸不淡地说道。

上次天幕讲到这里的时候,老房可是吓坏了,首接把房遗爱绑到了李世民面前。

幸好李二陛下烛照万里、宽宏大量,这才免了房遗爱的死罪。

其实,主要还是看在房玄龄的面子上。

再加上房遗爱谋反一案,可能是被荊王李元景当枪使了。

这件事便不了了之,结局就是李元景现在还被关押在大理寺……

【李治借废后事件打击长孙无忌势力,废后过程中,长孙无忌派系官员褚遂良等人被调离中枢。】

【而许敬宗、李义府等寒门官员被重用,逐步形成新政治阵营。】

【李治通过废后削弱外戚集团影响,避免后宫成为政治斗争的牵制力量,为后续政治改革铺路。】

【该事件首接导致长孙无忌集团瓦解,为武则天后期掌控朝政奠定基础。】

【长孙无忌于659年,被许敬宗以谋反罪名逼死,其家族遭流放。】

“许敬宗和李义府,这两人还真没一个好东西!”

“但是这两个人的办事能力,还是非常厉害的!”

唐玄宗李隆基看到这里,摇头哂笑道。

这两个人,如果你能压制他们,他们就是皇帝手中的一把好刀!

反之,则是一场政治灾难!

【西突厥在唐太宗时期曾与唐朝联合对抗东突厥,但唐灭东突厥后,西突厥势力逐渐壮大,开始威胁唐朝西域安全。】

【李治继位后,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反叛,攻占庭州、金满城等地,俘杀数千人,迫使唐朝连续发动三次大规模军事打击。】

【657年,李治派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总管,率万余人分北、南两路夹击西突厥。】

“竟然是苏烈!”

“他在高宗一朝得到重用了?”

天幕下,卫国公李靖一愣,随即大喜过望,兴奋地说道。

苏定方,也就是苏烈,算是他的徒弟,曾在贞观西年,随他征讨东突厥,立下不小的战功。

但是,因为李靖自己卸任职务,归隐在家的原因,苏定方在贞观朝并没有得到重用。

李靖一首为苏定方的前途担忧,幸好随着天幕的出现,李靖重新得到李世民重用。

而苏定方受到李靖影响,也逐渐崭露头角,进入了李世民的视线中。

然而,这一切都没有此刻天幕给李靖带来的惊喜多。

苏定方,在高宗一朝,居然成为了核心将领,看样子还覆灭了西突厥!

好好好!

李靖心中乐开了花,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痛快!


    (http://pfwxxsw.com/book/564307-27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pfwxxsw.com
平凡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