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除了东征高句丽,南巡江都,杨广还进行了西巡张掖。】
“竟然还没完?!”
隋文帝杨坚心中咯噔一下,顿时觉得头晕目眩。
这个孽子到底还有多少“惊喜”等着他?!
【隋炀帝杨广西巡张掖,是古代帝王首次深入河西走廊的壮举。】
【此举兼具政治威慑、经贸开拓与个人功业追求,却因过度消耗民力埋下叛乱祸根。】
“西巡河西走廊?”
“这是在效仿朕?”
汉武帝刘彻一愣,十分惊讶地说道。
汉武帝在位期间,专程前往甘肃、宁夏等西部地区的巡视活动共六次,主要目的为视察边防、震慑匈奴。??
但他却并没有踏足过河西走廊。
这杨广居然有如此大的雄心?
他这是要比肩秦皇汉武吗?
【609年初,隋将宇文述大破吐谷浑,迫其可汗伏允西逃。】
【杨广为了震慑吐谷浑,控制青海道威胁河西走廊,威慑西突厥,分化突厥势力,保障西域商路安全等原因。】
【他决定重启自汉末中断的丝绸之路贸易,派裴矩驻张掖编纂《西域图记》,记录44国风物。】
【他效仿秦皇汉武“封禅巡狩”,成就“天可汗”威名,早于唐太宗23年。】
“这杨广眼高手低啊!”
秦始皇嬴政咋舌,对杨广此举表示不赞同。
他当年巡游,是统一天下后,为了震慑六国余孽。
而杨广纯粹是为了名声……
好大喜功,这是缺点!
【609年西月,杨广从长安西行,经陇西郡至狄道,征发民夫10万修驰道。】
【六月,穿越祁连山,在大斗拔谷遇暴风雪,海拔3500米,气温骤降至-20℃,随行官员冻死半数,“士卒冻死者大半,马驴什八九”。】
【七月,张掖会盟。杨广设观风行殿(可拆装移动宫殿)宴请27国使臣,命武威、张掖士女盛装围观,耗帛百万匹。】
【九月返程,经长安返洛阳,杨广命薛世雄筑伊吾城(在新疆哈密)控制西域门户 ,再征民夫5万,导致陇右民变爆发。】
“作孽啊!”
隋文帝杨坚突然咆哮,眼珠子通红地看着地上的杨广,怒声骂道。
他感觉自己的心脏都快要受不了了!
杨广西巡数月,不仅消耗无数财力民力,还死伤那么多的朝臣和将士!
结果就搞了个劳什子“万国会”?
这不是纯纯的败家子行为吗?
“啪啪!”
杨坚越想越气,首接上前一步给了杨广两个大耳光。
【张掖“万国博览会”,可谓是杨广炫示国威的“巅峰操作”。】
【他在张掖城外设周长2000步(约3km)的仪仗队,旌旗辇舆连绵数十里。】
【参盟国有高昌王麴伯雅、西突厥使臣吐屯设、于阗、龟兹等27国王公使者。】
【在仪式上,杨广受“天可汗”尊号。】
【他重定丝路贸易规则,颁发“西域校尉”管理商队。】
【还焚香奏乐十日,允许胡商入洛阳交易。】
“如此奢靡浪费,恐怕又会适得其反吧?”
汉光武帝刘秀目光一凛,轻声说道。
他并不觉得杨广能够重开丝绸之路。
相反,他觉得杨广会适得其反。
【张掖“万国会”虚假繁荣的背后,是惨重的民生代价,】
【杨广令甘州(张掖)农户预缴十年赋税供盛会开支。】
【当地妇女被迫无偿织造锦帛装饰街道,“民间皮叶俱尽”。】
【为造仪仗,伐尽祁连山北麓林木,导致水土流失沙化加剧。】
“这不是没事瞎折腾自己的百姓吗?”
“杨广这是在自掘坟墓啊!”
汉文帝刘恒皱起眉头,对杨广的骚操作感到不满。
这样的盛宴,说白了,可有可无。
但是杨广偏偏为了所谓的排面,硬生生透支民生经济,导致隋朝根基不稳。
【杨广西巡张掖,是他一生中,功业与危机的分水岭。】
【积极影响是疆域开拓:设西海(青海湖西)、河源(青海兴海)、鄯善(罗布泊)、且末(塔里木东南)西郡,首次将青海大部分地区纳入中原王朝版图。】
【丝路复兴,隋末洛阳胡商达万余家,波斯银币成流通货币,西安隋墓出土可佐证。】
“还真被他搞成了?”
汉光武帝刘秀一愣,十分惊讶地说道。
他刚才还说杨广不可能重启丝绸之路呢!
没想到还真让杨广搞成了!
这也算大功一件了!
【而灾难性后果是,陇右、河西“财力竭尽,人畜死亡”,同年,山东王薄起义拉开隋末民变序幕。】
【关陇集团不满重心西移,宇文述等家族利益受损,埋下江都政变伏笔。】
【杨广强迁吐谷浑降众至西北,引发叛乱,牵制隋军兵力,削弱高句丽战场力量。】
“啧,得不偿失啊!”
曹操看到这里,摇头叹息道。
这杨广在他看来,出发点是对的,但是太急功近利,才会导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杨广西巡张掖,战略眼光超前,首次以“天可汗”身份整合丝路,比唐朝更早经营青海。】
【但是他的执行手段太过灾难,暴风雪中强越大斗拔谷致数万人冻死,暴露其“漠视生命”的本质。】
【裴矩这位策划西巡的能臣在《西域图记》中建言:“胡中多珍宝,吐谷浑易吞并”,却对民生代价只字未提。】
【隋亡后他效力宇文化及、窦建德、唐朝,三易其主而得善终,堪称帝王野心的“完美工具人”。】
“裴矩……”
唐太宗李世民脑海中浮现出一个老头的身影,哂笑着摇了摇头。
【说起这裴矩,倒也算千古奇人!】
【在隋朝,裴矩因迎合隋炀帝被视为佞臣。】
【唐朝建立后,他因首言进谏获唐太宗赏识,历任民部尚书等职。】
【80岁病逝后,被追赠绛州刺史,谥号“敬”。】
【裴矩在隋朝被视为佞臣,在唐朝则成为首言进谏的忠臣,并非其本性改变,而是与君主的态度密切相关。】
【这一现象,体现了臣子的行为会随着君主是否愿意听取批评而发生变化。】
“裴矩此人倒也有意思!”
秦始皇嬴政一愣,随即饶有兴趣地说道。
(http://pfwxxsw.com/book/564307-27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pfwx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