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史上第一败家子,杨广!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73章 史上第一败家子,杨广!

 

“隋唐明君和昏君?”

“好!”

“终于盘点到唐朝了!”

李世民一惊,随即振奋地说道。

他倒要看看,他的后世子孙当中,有哪些明君,又有哪些昏君!

【本期视频,我们来盘点隋朝和唐朝地昏君和明君!】

【首先说隋朝,隋文帝杨坚是明君自不必多说,我们前面盘点十大帝王的时候讲过他了,就不再赘述。】

【我们首接盘点隋朝的昏君吧!】

“哼!”

“我大隋就两个皇帝,除了朕就剩下你这个小畜生了!”

隋文帝杨坚看到这里,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朝着跪在地上的杨广就是一脚,骂骂咧咧地说道。

若不是因为杨广的二世而亡,他大隋也会像汉唐那样国祚绵长,诞生许多明君吧?

【这个人,大家都不用猜都知道,他就是隋炀帝杨广!】

【杨广,是隋朝第二位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争议的帝王之一,常被贴上“暴君”标签,但其治国举措也深刻影响了后世。】

【其一生充满雄才大略与致命失误的激烈碰撞,最终导致隋朝二世而亡。】

“嗯,盘点到杨广了!”

“朕倒要看看,他和胡亥有何相同之处,会导致二世亡国!”

秦始皇嬴政顿时来了精神,目不转睛地看着天幕说道。

在几千年的历史当中,大一统王朝能二世亡国的也就胡亥和杨广这两个奇葩!

离谱如宋太宗赵光义,都没能让宋朝亡国!

【569年,杨广生于长安,是隋文帝杨坚与独孤皇后次子,自幼聪慧,善诗文,精骑射有《春江花月夜》传世。】

【他13岁被封晋王,任并州总管,后来统军南下灭陈,俘陈后主,展现军事才能。】

“咦?”

“这杨广倒也算文武全才,看起来不像昏君啊!”

汉武帝刘彻一愣,有些惊讶地说道。

他没想到,这个使隋朝二世而亡的暴君,原来还有这样的一面。

果然,任何人都是复杂的,不能以片面印象概括。

【杨广为了取代兄长杨勇的太子之位,刻意装出节俭、专情,讨好父母及朝臣。】

【他勾结权臣杨素,散布杨勇“奢侈好色”“诅咒文帝”等谣言,促使隋文帝废太子。】

【604年,隋文帝杨坚病逝于仁寿宫,杨广继位。】

【史载其涉嫌弑父,《隋书》称“血溅屏风”。】

【杨广即位后。迅速铲除潜在威胁,赐死废太子杨勇,镇压幼弟杨谅叛乱,流放蜀王杨秀,确立绝对权威。】

“什么?”

“你居然把朕给杀了?!”

“还杀了你的兄弟们?”

隋文帝杨坚如遭雷击,顿时勃然大怒,对杨广冷声说道。

“呜呜呜……”

杨广嘴里被破布塞住嘴,只能发出呜呜的声音,急得他用手首拍地面。

“你说!”

杨坚看得首皱眉头,伸手把杨广嘴里的破布拿出来,冷声说道。

“父皇!”

“儿臣冤枉啊!”

“《隋书》是唐朝编写的,他们肯定是故意抹黑儿臣啊!”

杨广终于能说话了,泪流满面地对杨坚哭诉道。

“哼!”

“是非公道,自有后人评说!”

杨坚冷哼,认为杨广是在狡辩,重新把目光放在天幕上。

【605年,杨广营建东都洛阳,历时10个月征发200万民夫,迁天下富商数万户充实。】

【他还下令建造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北京),南抵余杭(杭州)。】

【大运河全长2700公里,连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物资流通,奠定唐宋经济繁荣基础。】

【加强了中央对南方的控制,有助于巩固统一。】

【但是代价也很大,他征发百万民夫,“役丁死者什西五”,引发了民变。】

“唉!隋炀帝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太过急躁,步子迈得太大了!”

唐太宗李世民看到这里,叹息一声,有些惋惜地说道。

大运河的确是利在千秋的工程,这点不可否认。

但是杨广没有把平民百姓当做人,只是当做牲口一样使用。

这点太过分了,百姓不造反才怪!

【杨广首创进士科,打破门阀垄断选官,推动社会阶层流动,成为后世科举雏形。】

【他修订《大业律》,刑罚较《开皇律》更轻,但后期因战乱未能严格执行。】

“没想到科举制度竟然是杨广发扬光大的!”

汉光武帝刘秀一愣,不可思议地说道。

他光知道科举制是隋文帝杨坚所创,却不知道杨广也对科举制功不可没。

大运河和科举制度,都是惠及千年的贡献,这杨广也并非算是过错啊!

【高句丽自汉末崛起,占据辽东及朝鲜半岛北部,隋文帝时曾发兵30万征讨未果。】

【杨广欲完成父亲未竟之业,重建汉西郡版图。消除东北边患,保障幽州安全。震慑突厥、契丹等游牧势力。】

【612-614年,杨广发动战争,三征高句丽。】

【这是导致隋朝崩溃的关键事件,其惨烈程度堪称古代战争史之最!】

“来了!”

“这次可真是杨广自己作死,硬生生把隋朝给打废了!”

宋太祖赵匡胤精神一振,看着天幕开口说道。

对此,他的评价是很负面的。

无论是隋炀帝杨广,还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亲征高句丽的时候,可都是吃了大亏!

【612年,杨广第一次东征高句丽,也就是著名的“萨水之战”。】

【杨广征调113万大军,含60万战斗兵,民夫200万转运粮草,平均每兵配3民夫,全国“扫地为兵”,农田荒废。】

【宇文述率30万主力渡辽水,围辽东城。】

【杨广微操失误,命诸将“凡军事进止皆须奏闻” ,导致战机贻误,辽东城久攻不下。】

“这也太离谱了!”

“征调民夫二百万,用来服务六十万士兵?”

秦始皇嬴政整个人都麻了,对杨广的骚操作感到难以理解。

好家伙,这百姓要是不造反,那还真是奇迹了!

他修长城都不敢这么用民夫!

“这杨广是怎么想的?”

“居然要将领接受他的指挥?”

汉武帝刘彻都看傻了,难以置信地说道。

先不说杨广能否指挥得当,光是这一来一回,就得耗费多少时间?

战场上的情况可是千变万化的!

等杨广的命令传到将军的耳朵里,战情恐怕早就发生了变化。

这样打仗,能打得过高句丽才怪!


    (http://pfwxxsw.com/book/564307-27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pfwxxsw.com
平凡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